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的汽车市场出现了一个“怪象”,眼瞅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愈来愈好,在中国车企迅速崛起之时,国外的车企非但没选择正面对抗,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我们抢夺市场,它反而放缓了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脚步!
首先,在今年2月份,一心想扎进新能源汽车界的手机大佬苹果,宣布放弃预谋已久的造车计划,同时奔驰、奥迪也纷纷表示将对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放缓。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拉,你们会发现,他们放缓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是没有原因的,其实早在去年9月份,英国就宣布将禁售燃油车时间延后5年,同年,欧盟委员会也同意弱化“欧7排放标准”的强度,那么这就意味着,曾经对禁售燃油车雄心勃勃的发达国家们,此刻开始动摇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发达国家放缓发展新能源汽车背后的“阴谋”是什么?
其实可以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这里的放缓,是被动放缓!难道你们真以为发达国家看到新能源汽车这块大蛋糕的时候,不想来上一口?他们不是不想来,而是来不了。给大家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如同一块冰冻蛋糕,中国有吃冰冻蛋糕的专用“铁叉”,而发达国家只能“用手抓”!
归根结底,也就四个字——技术不行!
就拿新能源汽车的命门来讲,三电系统,你们说说在现在的发达国家中,除了美国的特斯拉之外,还有谁的三电技术上得了台面?在传统车企行业,叫你发达国家这些车企一声老大哥没毛病,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还真只有当小弟的份儿!没有核心技术,妄想通过油改电来国内持续“圈钱”,车轱辘只能说:“对不起,我选择中国新能源汽车”!
好!自身发展走不动怎么办?那行,只能选择合作了!
于是到现在才有了“大众以约7亿美元收购了小鹏4.99%股权”“奥迪与上汽签署合作协议,通过智己平台开发电动汽车”“吉利和雷诺签订协议,成立合资公司”“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等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借技术嘛!以此来壮大自身品牌的成长,这和当时制造传统汽车时,中国汽车所处的被动形势一样,只不过现在来了个角色互换。
其次,很多发达国家制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并不完善,其中中创新航、欣旺达、蜂巢能源等国内大牌电池厂,纷纷出海计划在欧洲兴建电池工厂就很好的证实了这一点,为什么抢着要去国外建厂?因为那里稀缺。最后是利润,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利润真没传统燃油车高,你看像比亚迪这类新能源汽车大厂,去年的净利润仅有约290~310亿元,反观奔驰,同年他的净利润却达到了惊人的1130亿元(约等于)。期间的利润差值,可想而知有多恐怖!如此一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们可能真的选错了!那事实真是如此吗?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近年来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前文中就已经表明了,国外车企想同我们合作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新能源汽车这条路,中国没走错,错的是他们!
新能源汽车是一款长线产品,于全球而言,节能减排,有助于大家生存,于市场而言,这是汽车时代的一次迭代,象征着时代的发展,并且它是不可逆的。打个比方,你用惯了智能手机,让你换回“大哥大”你愿不愿意?
目前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它不同于已经完全成熟的燃油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续航焦虑、充电焦虑、自燃焦虑等等问题都亟待解决,但时代不可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中止迭代,它能做的,就是给予车企们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去攻克这些难题,促进时代的改变和进化!
中国之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顺应时代做改变是本色,推翻发达国家多年来在汽车市场上的“垄断”是本色上的那一抹红,而这抹红象征着中国人的骄傲!
东风标致20周年倒计时 品牌专场直播9月26日即将来袭9月26日,在“东风标致20周年”之际,品牌专场直播活动即将开启。届时,东风标致将与车主一起,共同揭幕“东风标致20周年”标识ICON,并特邀中国汽车业十大工匠叶林、全国技术能手王雄和全国劳动模范杨祉刚三位工匠大师,与全国的标致车主和狮粉朋友们一起,共同分享东风标致坚守品质二十年,打造“良心车、安全车、放心车”的心路历程。 |
海外版新款马自达CX-30 上市,国内市场还有望更新换代吗?马自达进军高端市场继续影响新车价格,包括2024款马自达CX-30紧凑级跨界车。对于新车型而言,CX-30的基本版价格上涨了2045美元至26370美元,其他版本车型上涨了500美元至1850美元,其中全新推出的Carbon Turbo车型采用棕色配色方案,起价为34165美元。马自达表示,更新后的CX-30系列将于秋季晚些时候上市销售。 |
吉利“神盾短刀”电池即将发布,银河E5或首搭,能改变行业格局?别看现在花里胡哨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什么激光雷达、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等令人眼花缭乱,但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依旧是“三电”技术,如果“三电”不过关,再好的配置也是惘然。而在“三电”核心技术中,最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其实就是动力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