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开快车,会掉头发!”
《速度与激情》系列中的光头大佬们,谁让人印象最为深刻?范迪塞尔还是巨石强森?然而杰森-斯坦森-郭达早已看穿一切。早在《玩命快递》系列第二部中,杰森斯坦森就驾驶过奥迪2005款奥迪A8L打破了物理极限。
不过和电影一样,那台奥迪A8L也有13岁了,直到4月8日全新2018款车型才正式上市。说起来有些尴尬,奥迪A8L一直卖不过宝马7系和奔驰S级;奔驰走的是豪华路线,宝马走的是性能路线,而奥迪走的是科技路线。那么问题来了,是对手太强还是奥迪A8L太弱?或许这一切在新款的A8L上能找到答案。
全新奥迪A8L新在何处?
如今的汽车研发并非是和消费者的需求齐头并进,有时是刚刚好,有时候却是远超当前。此次的新款奥迪A8L,虽然较之往代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这些堆砌到无以复加的设计、配置等精髓对于消费市场来说却是带着枷锁跳舞。
内外设计有所优化。A8L还原了概念车Prologue Avant的设计风格,不再是XXL的A4L,尺寸也走到了同级最优的前沿;A8L的设计主题极其简洁易读,使人过目不忘。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取消了实体按键,也不乏叶片开门把手、隐藏出风口等黑科技;取消了增加豪华感实体钟表。
奥迪A8L升级L3自动驾驶技术,和特斯拉引以为傲的L2自动驾驶技术相比,L3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能够完全释放双手;全系车型都有48V轻度混合动力,对发动机启停、起步、刹车等工况下的优化,并且能降低综合油耗;智能车身平衡系统+主动悬挂,官方称“A8的悬挂系统已经达到物理可行范围内的极限。”;配备激光大灯与高清矩阵式LED远光束以及LED尾灯。
对消费群体的欠缺考虑
不难看出奥迪还是在科技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但消费者会买账吗?根据数据显示,以前购买奥迪A8的大多数车主的年龄分布在30-50岁之间,占据了整体的70%,不难揣测出这些消费者是处于事业黄金期的有为人群。这些消费者大部分对于电子数码产品却不感冒,更何况是黑科技满满的奥迪A8L呢?
豪华不再,吸引力降低
购买A8L、7系和S级等旗舰车型的消费群体大多数都是商用大于家用,这也就要求面子上要过得去,车型要与之相匹配,性价比不再是关键,对汽车的豪华和逼格要有绝对的要求。反观新A8L,在外观方面就略显激进,和同级别大气、沉稳的气质背道而驰;A8L出人意料的砍去了车内钟表这配置,失去了营造豪华感的利器——这也是营造科技感的代价之一。
时隔半百的差距
历史原因也是奥迪的一大弱点。奔驰一直是豪华轿车的代名词,S级的产品线承袭百年、从未间断;宝马在1952年推出的501和502则是今天7系的前身,也是当时德系豪车的代表之一;奥迪则历经浮尘,在1966年被大众收购之后白手起家,第一次推豪华轿车是1988年的奥迪V8,真正的D车是1994年推出的第一代A8,重组之后的奥迪做豪华轿车的历史比奔驰宝马晚了至少半个世纪,圈内也一直流传的“奔驰>宝马>奥迪”的排序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写在最后
奔驰着眼历史,宝马注重现在,奥迪进取未来。新款A8L不辱豪车之名,但是对于国内的市场以及消费群体来说,A8L的进取显得十分激进。这也是否说明,奥迪实际上是在关注下一代人呢?或许到那时候,BBA才有可能变成为ABB。
三菱奕歌会是成都人的菜吗?8月31日,搭载1.5T双喷射发动机匹配模拟八速换档功能CVT等领先驾控性能,HUD抬头显示等越级配置的奕歌亮相成都车展,奕歌及三菱所有车型又是否会受到成都及川渝地区消费者的青睐呢? |
国产车底盘技术的破局之战,比亚迪磁流变悬挂到底厉害在哪?长期以来,国产汽车在悬架系统的研发与调校上始终面临“卡脖子”难题。尽管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快速崛起,但底盘技术尤其是高端悬架系统的短板,始终是制约国产车品牌溢价和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消费者普遍认为,国产车在操控性、滤震细腻度上与德系、日系车型存在明显差距。 |
海豹06GT开启盲订15万元起,如此价格到底香不香?海豹06GT开启盲订15万元起,如此价格到底香不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