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度超过燃油车,无独有偶,上个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再度拔高,达到了53.9%。其中缘由,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在油价昂贵的今天,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是多么的有必要。当然,仅凭这点肯定不足以支撑起这么高的渗透率,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和燃油车打出了绝对的差异化,产生了独有的价值,它就是高阶智驾!
高阶智驾是新能源汽车的杀手锏!
目前,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水平都达到了L2级,还有更多优秀的品牌已经做到了准L3级的水平。在新车宣传上,车轱辘看到最多的,就是智能驾驶,很显然,这是不同新能源品牌之间的“必争之地”,只要能拿下它,便能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以前是拼“硬件”,现在更多的是拼“软件”,这也是为什么华为、小米会入局的原因,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有人可能就会问了,既然智能驾驶这么重要,为什么燃油车不跟上呢?只要它能做得比新能源汽车更好,这不就有翻盘的可能吗?
在此,车轱辘想说一个残酷的现实,这是不可能的。
燃油车不可能跟上!
首先,在市场发展的趋势上,燃油车势必淘汰出局,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次,在设计之初,燃油车其实就已经输了,由于原始架构的不同,它几乎没法完成毫秒级精准控制,因为它不会像新能源汽车那样,在车辆架构搭建时,就考虑到需要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和复杂的计算需求。
最后,燃油车也不能满足高阶智能驾驶所需要的电量。虽然燃油车自带电瓶,但大多数燃油车上的电瓶电量仅在1度电左右,说到这儿,你们应该也清楚了为什么现在好多燃油车的车机系统都不好用了吧?
有人可能又会说了,这不好解决吗?早期架构搭建的时候,把传感器这些因素考虑进去,然后换个大容量电池,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问题确实是解决了,然后它也就不是燃油车了!名为插电式混合动力!
你看,燃油车现在的位置多尴尬!被卡在中间孤立无援,可以说是任新能源汽车拿捏,所以,燃油车它不是不想跟,而是根本跟不了。
车轱辘观点
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汽车转型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届时就会像用惯了智能手机,回不到功能机时代一样,再继续用“功能机”的,估计也只有老一辈人,或者怀旧的用户,用来珍藏。
C级、E级等全系涨价:只要奔驰车标够大,网友吐槽就不作数?近日,北京奔驰C级改款上市,与老款车型相比,新款车型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仅仅调整了部分配置,但价格却上涨明显,新款奔驰C级全系涨价2100-9900元。加之此前,北京奔驰多款车型同样价格大幅上涨,2023款奔驰E级最高涨幅为7200元,2023款GLC车型涨幅为3800-5900元不等,2023款奔驰GLB涨幅最大达到了1.15万元。很明显,奔驰车型价格上涨是有计划、有预谋的。 |
墙倒众人推,贾跃亭怒告高合抄袭,高合霸气回怼:有本事回国看看任谁也没想到,新年一开始率先倒下的就是高合汽车。虽然外界从未看好过高合汽车,1月份的时候甚至还传出了高合停工停产的“谣言”,高合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辟谣,让多数人认为高合汽车至少不会在2024年倒下。 |
跻身国内一线无望,海外市场成奇瑞唯一遮羞布,奇瑞究竟输在哪?“比技术没输过,比销量没赢过”,这就是奇瑞汽车近几年来在国内面临的窘境。十年前,奇瑞还是自主品牌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现在,奇瑞已经混成了一家二线自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