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在2014年的回归,洗尽了一身铅华。与以前标榜豪华与财富的身段大不同,没有动辄百万元的高大上,而是以一种朴实的姿态回归,这也让人们一度怀疑,这样的林肯是不是在扮猪吃老虎?殊不知,在如今的这个时候,林肯再也不能笑出声了,三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顶到了它的天灵盖。
早在2014年回归之际,林肯就带着两款30万元价格区间的MKC和MKZ来到中国,随后则是MKX、大陆和领航员纷纷上市。2015年林肯只卖出11,630台,2016年则是32,558台,2017年有54124台。随着中美贸易战的升温,林肯的销量上升空间必将缩水,在将来也不见得能有何起色。
以消极的态度应对中国市场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以这句话来衡量林肯是否是个好苗子的话,林肯肯定是不及格的。要知道,林肯在2008年退市,2014年底才回归,这中间有六年的时间,足够林肯再开创一个全新的系列;可是林肯就很不够意思了,明明产品很丰富,却只带MKZ和MKC进入中国,这两款车最便宜,先凑合着卖吧,后面再慢慢出贵车。
除不进取之外,当时的林肯还有着一股倔劲儿!爱买不买,不买拉倒。秉承着这种态度,林肯在车辆价格上没有丝毫动摇,更有甚者在个别区域还有加价销售。林肯想降价吗?不想!林肯高层领导为何在回归之际说出“暂不建厂”的言论?直到2016年抛出建厂烟雾弹,2018年因贸易战逼迫正式投产建厂。
被贸易争端的战火烧得遍体鳞伤
建厂对林肯来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也没那么容易。不难是因为亲爹福特为林肯撑腰,没那么容易是因为林肯要与时间赛跑。按照林肯的进度,最早也只能在2019年年中生产新车,在此之前,也只能靠着进口这种高成本的方式来销售。
在中美贸易战结束之前,进口又谈何容易呢?关税从25%提高到50%,林肯只能选择涨价或者变相加价;本来林肯全系的车子售价就和同级别车型的BBA售价相差无几,加价的后果不亚于在林肯车工厂里引爆核弹。
影响就是4S店的车子卖不出去,经销商血本无归,选择退网;林肯厂商大幅度亏损,最终再次上演2008年的退市悲剧。林肯需要和时间赛跑,到目前为止林肯已经不可能再摆出“佛系卖车”的心态;林肯心里肯定会有个亏损底线!如果不能熬到关税下调,只能一首《凉凉》送给它了……
用战略的失误反而弄巧成拙
在这几年中,主要带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长的是SUV车型,但林肯一叶障目,偏偏要把轿车作为主打车型。于是在推出MKC和MKZ之后,让林肯大陆这款轿车先行一步,直到2017年中才卯足劲憋出了MKX和领航员这样两款SUV。偏偏打脸的是,虽然林肯有意让轿车车型占据在华销售体系的主导地位,但MKC这样的SUV却卖得却比轿车车型要好。
这说明林肯实际上在销售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尽管林肯已经对外宣称,国产化的第一款产品就是一款SUV(飞行员),可是要等到2019年生产下线时黄花菜都凉了;仅仅一款国产化的SUV,又凭什么能挑起林肯全系的大梁,并且能做出起死回生的贡献?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写在最后
林肯的销量不是一蹴而就的,消极的态度,贸易的压迫、战略的失误等,以及产品本身的原因,都会在贸易战爆发后暴露无疑。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林肯的前途一片黑暗。
买车容易养车难?那是你错过了风行T5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在什么”一成首付“就能把车买回家的网络金融时代,很多消费者都忽略了后期养车成本之高,盲目购买座驾,最后反而让自己苦不堪言。据统计,深圳市闲置在小区的车辆比例超过47%,很多有车一族还仍然选车公共交通出行,私家车停上两周都开不了一次可谓”大有车在”。 |
一汽丰田2023款亚洲龙,智极新境旗舰“加新”IT’S TiME此刻,智未来!5月25日,一汽丰田“智·美 双极”旗舰轿车2023款亚洲龙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为19.98万元-27.98万元,全系包括2.0L燃油、2.5L燃油和2.5L智能电混双擎三种动力版本,共10款车型,将以“智能电混双擎、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三大智能技术为核心,彰显大胆突破、匠心求臻的B+级轿车价值典范,为忠于自我的都市新中产带来极境求精的出行生活。 |
“星”光璀璨,熠境衡生 23年款路虎·揽胜星脉以先锋美学成就艺术单品(2022年10月18日,上海)美,始于天性,恒于经典。集科技与工业之大成的现代汽车,亦是美的载体,也愈发成为用户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潮流单品。作为揽胜家族标新立异的前卫车型,23年款路虎揽胜星脉传承揽胜家族“精工奢华”基因,通过独具一格的先锋设计成就艺术单品,更以舒适品质和先进科技加持,将尊贵豪华提升至全新境界,既远行天地间,更细致于方寸,堪称路虎当代汽车设计的典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