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遇到BUG或者死机时,大不了就重启即可,实在不济就考虑换一台手机就能轻松解决问题,毕竟现在的智能手机,如果你不去追求高端旗舰,换手机的成本也并不大,更何况还可以在二手交易平台去做置换。
但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智能汽车上可就让人后怕了,相比手机BUG带来的只是体验的降低,智能汽车如果遇到BUG威胁到的可是人身安全。近段时间,小米SU7因BUG导致在自动泊车时出现功能故障,让70多辆小米SU7遭到不同程度的撞击或剐蹭,再次引起了外界对智能驾驶的担忧。
官方态度得到肯定,隐患同样存在
从事件的具体情况来看,据统计有70多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和碰撞,同一时间、同一车型出现同样的故障,可以肯定的就是小米SU7标准版的自动泊车系统出现了BUG。
比较令人欣慰的是,小米官方对此并未进行推诿或甩锅给用户,而是大方承认了此事,并表示会承担相应的维修费用,且维修期间还每天提供1500个小米积分(相当于150元)作为补贴。相比其它品牌逃避问题,将责任推给用户的做法,很多人都表示为小米点赞。
但小米官方的处理结果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主要就是因为小米SU7采用的是一体化结构车身,因此部分配件只能维修不能更换,这对部分碰撞或剐蹭严重的车主来说,只是简单的承担维修费用肯定是不够的,毕竟会导致整车的残值率大打折扣,在二手车市场有被认定为事故车的风险,部分用户直到现在还在维权。
总体来看,小米官方对小米SU7这次的系统BUG事件,所给出的处理方式和态度还是值得肯定,但这并不足以打消外界对智能汽车的顾虑。虽然小米解决了大多数用户的维修费用,但隐患已经埋下,谁又敢保证下次不会再出现BUG呢?万幸的是,这次大规模的BUG事件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智驾不等于自动驾驶
经历了小米SU7这次的BUG事件,也再次引发了外界对新能源汽车所谓智驾的担忧,这次小米SU7还只是在自动泊车时出现了BUG,如果在高速路或者城区使用高阶智驾时出现BUG,造成的后果可就无法挽回了。更何况,涉及自动泊车事故的并非小米孤例,此前阿维塔、理想、智己、小鹏、蔚来、极氪等汽车品牌均被媒体曝光曾出现自动泊车相关事故。
近些年,新能源厂家几乎都将宣传的重点集中在了高阶智驾领域,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如果不提高阶智驾,就好似与时代脱节了一样。但厂家所宣传的高阶智驾,都只是停留在L2级自动驾驶辅助阶段,并未完全的自动驾驶。
虽然部分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经非常接近L3的水平,但终究不是完完全全的L3级自动驾驶,只能算是自动驾驶辅助。目前所谓的自动泊车、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远程遥控泊车,所有这些功能都属于辅助驾驶功能,依旧不能离开驾驶员的安全监督。
在相关的法规层面,目前也没有L3甚至更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相关的国家标准出台,在没有政府主管部门认可认证的情况下,也就没有所谓的自动驾驶,统统都只能认定为驾驶辅助配置。所以说,无论是出于对自己人身安全负责,还是对他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在使用高阶智驾时,驾驶员也必须要全神贯注,随时接管车辆。
不过,还是有部分消费者被厂家的宣传所洗脑,在使用高阶智驾时往往会很松懈,甚至网上还出现很多为了博取流量的车主将挡风玻璃完全遮住来使用高阶智驾,这样的行为已经属于危险驾驶,完全就是在用自己的人身安全博取流量,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践踏。
写在最后:
总之,无论主机厂在如何宣传所谓的高阶智驾,用户在体验时还是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市面上所有的高阶智驾都只是驾驶辅助,并不能和自动驾驶划等号。虽然小米汽车在处理此次事件中展现出的责任感值得肯定,但面对技术问题,企业应继续加强产品的研发和测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抚仙湖试驾雪铁龙C5和C6感受不一样的舒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原本是范仲淹在岳阳楼的写景抒情句,但当我看到了昆明的抚仙湖在阳光下的美景时,突然感概自己上了个优秀的九年义务教育,不需要用“美极了、好看、真好”这些词汇去形容和感慨此时的心情。10月的抚仙湖气候宜人,伴随着湖色美景,我们驾乘着第三代C5和C6抚过仙湖畔,徐徐而行。 |
奥迪在华年中销量为何会下滑?近日,一汽-大众奥迪近期公布了6月份销量,6月总计销售新车43,851辆(不包含进口车),同比下滑5.6%。主力车型奥迪Q5、奥迪Q3与奥迪A6L的销量都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奥迪Q5销售8,614辆,同比下降18.1%;奥迪A6L销售新车8,917辆,同比下降25.6%;奥迪Q3共销售新车5,785辆,同比下降21.1%。奥迪在年中为何会出现大幅销量下滑? |
2022年销量出炉,比亚迪成功夺冠,销量排行TOP5中国品牌占三席1月10日,乘联会正式公布了2022年12月份及全年的产销数据。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2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6.9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大增31.4%,这也是2008年以来最强的12月环比增速。至此,整个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总销量达到了2054.3万辆,同比增长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