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北京现代在2024年的销量,的确比较低迷,仅有伊兰特和途胜L勉强支撑销量。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新能源转型滞后、自主品牌崛起及合资品牌价格下探的多重挤压。不过,2025年,北京现代将有5大举措进行转型,并且9月还会迎来纯电SUV的上市,让北京现代2025年迎来转机的一年。
2025年预期:政策发力与新能源转型能否破局?
北京现代对2025年寄予厚望,提出了多项战略举措:
包括销量目标与政策支持:根据“2025向新计划”,北京现代设定了年销50万辆的目标,并计划通过“一口价”促销(如索纳塔直降3万元、途胜L直降4万元)刺激销量。
2024年底股东增资80亿元,为新能源转型和出口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新能源与智能化布局。北京现代计划2025年9月份推出首款基于纯电平台的新能源车型,并构建充电、售后服务体系,强调“真续航、真安全”的技术标签。此外,北京现代也将在燃油车全面混动化、全系搭载OTA功能等智能化升级也在推进中。
出口战略是北京现代的重中之重!北京现代2024年出口量达5万辆,2025年目标提升至8-10万辆,未来全系车型将面向全球出口。
产品可靠性获认可,品牌形象亟待重塑
其实,北京现代的燃油车耐用性突出!伊兰特凭借稳定的机械素质和燃油经济性,长期占据销量主力,2024年1月销量11,301辆,同比增长39%。库斯途在《中国质量新闻网》的可靠性评价中位列合资品牌第四,千车故障率仅3.4,安全性和耐久性(如“单车超百万公里”测试)获市场认可。
现代汽车集团全球销量排名第三,制造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燃油车以“真省油、真稳定”为卖点。北京现代2025年推出的“真质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强化品质验证,展示索纳塔、胜达等车型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升级。
北京现代尽管质量口碑良好,但近年销量下滑,消费者对“韩系车”的认知逐渐从“高性价比”转向“存在感弱”。 加之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缺乏专属平台车型,与自主品牌及特斯拉的技术差距拉大。不过,这
总结
北京现代2025年通过价格策略、新能源转型和出口扩张试图扭转颓势,但50万辆目标面临挑战,不过这销量包含了出口量,也并不是完不成。现代汽车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在燃油车领域仍有竞争力,但品牌重塑和新能源技术突破是关键。未来若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加速创新,并强化性价比优势,或有望在激烈竞争中重获市场份额。
同样姓极,为何极氪001畅销,极星2销量低迷?提及极星,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个什么品牌,它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拥有的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又是谁呢?极氪在2021年3月成立,2021年4月发布极氪品牌及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极星总部位于瑞典哥德堡,极氪位于杭州,极星定位远高于极氪,两者都是吉利控股集团下品牌,为何洋品牌在中国反而卖不动,极氪在国内卖得很好? |
日产汽车中国区发布2021年12月及全年销售业绩(2022年1月6日,北京)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跨行业原材料短缺等外部因素影响,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2021年1-12月累计销量为1,381,494台,同比下降5.2%。 |
宁德时代超充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能否迎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从早些年仅是简单的卷续航、卷安全,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卷价格、卷智能驾驶,甚至还被长城汽车带头,卷起了电四驱和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几乎能想到的领域,各大车企都在内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