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0日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谈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时数度哽咽,提及参观比亚迪工厂后,直言“这是一代人的骄傲”。他对中国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剖析,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共鸣。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从“赶”到“超”
朱民在访谈中指出,中国制造业的蜕变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积累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以“最便宜”立足全球;后20年,以“物美价廉”赢得市场;而未来20年,中国将凭借“又便宜、又好、又科技”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他以比亚迪为例,强调这一蜕变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工程师文化的深度融合。
比亚迪的崛起印证了这一判断:从早期代工生产到自主研发刀片电池、云辇、易四方、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等突破性技术,再到2024年以427万辆的销量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五,其长期主义的发展战略已结出硕果。朱民特别提到,比亚迪电动车在欧洲售价达国内两倍,但仍以技术优势与过硬产品力击败大众等传统巨头,是在电动化领域的持续领先,彰显中国制造从“成本竞争”向“技术溢价”的跃升。
工程师精神铸就核心竞争力
“中国最大的资源是几千万工程师。中国工程师的厉害,非常的了不起!”朱民在提到比亚迪时感慨道。他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离不开工程师群体的智慧与坚守:实验室里上千次的反复尝试、产线上毫米级精度的打磨锤炼、技术团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执着,共同构筑起中国制造的护城河。
这种精神在比亚迪体现得尤为深刻。2024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542亿元,累计投入超1800亿元,研发人员规模居全球车企之首。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模式,正是中国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证明。
朱民的泪水背后,既是对中国制造业艰辛历程的感怀,更是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当前,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超30%,工程师规模达数千万,技术储备与产业链优势日益凸显。比亚迪的三十年,恰是这段历史的生动注脚,其垂直整合模式与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化布局的发展思路为行业提供了中国“智造”的全新方案。其崛起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中国制造业集体向上的缩影。
汽车也踢球?奕炫MAX“连过五人”凌空射门,挑战不可能四年一届的足坛赛事激战正酣,善于营销的车企们纷纷跃跃欲试。近期,东风风神以“我的家轿 亦可赛道 玩转车圈‘世界波’”为主题,挑战车圈首次高速跑位+五连蛇形绕桩+凌空射门花样玩法,让奕炫MAX化身车界“顶级前锋”接受极限考验! |
温暖回家路,2025长安年夜FUN重庆站圆满收官2025年1月18日,“温暖回家路 长安年夜FUN”在重庆喜来登酒店温暖举行。作为一场年终感恩家宴,长安汽车旨在感恩车主、媒体朋友一年来的支持与厚爱,相聚喜乐,共同迎接2025新春佳节的到来。 |
突破科技,长江汽车C级概念车惊艳亮相北京车展作为一款为未来高品质生活追求人士打造的集科技、智能配置于一身的未来出行产品,该车基于“移动的第三空间”概念打造,在5G网络的支持下,将更多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场景转移到车内,满足消费者对乘用车的多种功能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