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要造出一台新能源汽车,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
“造车需要匠心精神,而造智能汽车头三年就是烧钱,头三年没有足够的融资是不行的,我认为做这种智能汽车项目,即便是极具行业研发和供应链经验的团队,也起码需要两百亿资金,才能烧到企业有产品上市,有现金收入。”——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小鹏汽车在过去一年时间已经完成了60亿元的融资,接下来的一年将继续进行100亿规模的融资——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
没有你有钱,却比你有实力今天的主题不是这些造车界的新兵蛋子,而是新能源造车势力的老江湖——BYD和戴姆勒合资的“腾势”。腾势的注册资本在5月29日增资8亿元(BYD、戴姆勒各增资4亿)之后,已经有了41.6亿元的注册资本,而这个体量在当今的十大造车新势力当中也只能处于中游水平。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腾势的这些钱肯定是不够用的。腾势常被人忽视了它背后所依靠的大山——BYD和戴姆勒。这也说明,和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同,腾势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新兴产物。比亚迪的电动技术、奔驰的整车制造……都是腾势得天独厚的资源,所以腾势不用“200亿元”的代价就能制造出达到和造车新势力一样的高度。
不按套路出牌,细水长流走得更远
以BYD和戴姆勒的体量,大可为腾势一掷千金地注入海量的资本;但实际上,两位金主没有选择这种常规的打法,反而坚持了一种细水长流的战术。和造车新势力的不同的是,腾势是一家合资企业,两者不论是在资金的投入、技术的共享还是渠道的发展发面,都需要一些时间来磨合,彼此间的信任 。
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今日,这种添油战术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浪费。以特斯拉为例,2017年底它的的现金余额还有34亿美元(预计今年就会烧完),但是未偿还债务却高达94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亏损、烧钱。
这种战术的运用,也成为了鞭策腾势品牌奋发图强的动力。没有以融资之名招摇撞骗,也不会因为储备不足而偃旗息鼓,这也要求腾势要将得之不易的资金直指产品本身。
特斯拉已经不在话下
比亚迪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是腾势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种先进的电池和驱动技术,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腾势汽车的续航里程方面:
2014年,腾势300上市,综合续航里程300KM;
2017年,腾势400上市,综合续航里程400KM;
在2018年,腾势500的续航里程则达到了500KM,比肩特斯拉的任意车型,而在未来,还将会有续航里程更大的车型持续推出。反观目前许多品牌,要么是偷换概念,要么是自吹自擂,与其相比,腾势确实要踏实许多。
奔驰的整车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上也给予腾势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不光是腾势的设计由戴姆勒方面负责,就连车门铰链、车身螺丝、饰条卡口等零部件均由戴姆勒供应商提供(腾势也是第一个按照C-NCAP五星级标准打造的产品);腾势还扎根在奔驰销售渠道当中,很多4S店中都有腾势的一席之地,这也拉升了腾势的品牌形象。
结语
相比于造车新势力的后来居上,腾势的面世却要早了点。在腾势推出量产车型之前并非是新能源汽车的风口,而在新能源崛起的时段里,许多人的视野又被造车新势力给包围。但毋庸置疑的是,腾势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站稳了脚跟,当政策倾斜的浪潮退去,它绝非裸泳的人。
想做大V成黑马,代步买它让您诗和远方不担心电车涨价和油耗高!如今,新能源汽车普遍涨价,而您还在担心着油价上涨,但出行总得有代步车吧,市区可以公交低碳出行,去郊区还是得有辆燃油车,电车郊区充电不便,燃油轿车底盘太低而SUV油耗相对较高,有没有一种油耗比轿车还经济的燃油SUV呢?还真有!并且只需11.18-13.08万元就能买到,价格和中国品牌相当! |
涨价仅20天就撑不住了,特斯拉全系降价1.4万,都是小米SU7的锅?价格下行已经成为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主旋律,而特斯拉就是如今车市价格战的始作俑者。去年1月,特斯拉的突然降价打了所有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原本因为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计划涨价的车企,也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应对特斯拉,从而导致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都深陷价格战之中。 |
汽车卖不动政策来驱动,专家建议全面放开油车限购,能迎来爆发?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中的最大动力。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消费已占到GDP贡献度的54.3%,而汽车又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占GDP比重超过4%,如果算上能源、化工、半导体等上下游产业,汽车产业链对经济的推动性将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