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问燃油车是选择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相信更多的人仍会选择合资车;而如果要问新能源汽车选自主还是合资?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主品牌,这也就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超越合资车的标志。

一百多年前,中国错失了发展汽车工业的黄金期,导致自主汽车工业直到现在都还未跟上世界潮流。而现在,在趁国外车企尚未反应过来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前,自主新能源车企凭借着先发优势,抢先一步占领市场。
但是,当国外汽车巨头发现新能源重要性后,格局会因此生变吗?

欧盟“一刀切”,2035年禁售燃油车
欧洲作为内燃机的诞生地,其地位一百多年来从未遭到任何威胁,是汽车的绝对核心。而现在,内燃机也即将在欧盟内退出历史舞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在欧洲发生。

6月8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欧盟委员会提案:从2035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止销售新的燃油车。值得注意的是,该禁售令包括混合动力汽车。这次投票尚未达成最终法律,还需要得到欧盟成员国的一致批准。但如果达成一致,将意味着13年后,欧盟国家无法再出售新的燃油汽车,只能卖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欧洲维持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燃油车时代也将彻底终结。

事实上,欧盟之所以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受俄乌冲突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价格飙升,欧盟深受其害。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核心,无论如何也不能受他人控制,欧洲是如此,我国亦是如此。
基础设施是欧洲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阻力
在2035年前就要禁售燃油车,从时间节点上看,对车企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事实上,在欧洲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阻力远小于国内。

我国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在短时间内难以取代燃油车,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续航问题。反观在欧洲,基本上不会出现续航焦虑,欧洲各国领土面积甚至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大,五六百公里的续航就完全够用。对此,欧洲只需要解决充电桩建设问题即可。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也的确如此。数据显示,欧洲目前仅有37.4万座充电桩,而到2035年欧洲电动车保有量将从现在的500万辆增至1.3亿辆,需要增设大约6500万座充电站来提供支持。对于欧洲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车企能否在2035年前完成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而是充电桩的建设。

自主品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很明显,欧洲已经加速了进军新能源的步伐,这势必也会让大众、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以这些汽车巨头的研发实力,打造出品质可靠的纯电动汽车并不难。更何况,大众早就研发出了纯电专属平台,从去年开始就加大了在新能源市场的产品投入。

随着这些汽车巨头加入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对自主新能源品牌的挑战必然也会增大,未来是否能顶住国外车企在新能源市场的冲击,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不过,这对自主新能源车企来说,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首先,自主新能源车企虽然现在成绩斐然,但更多的都是在国内销售,并未走出国门。而欧盟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后,自主品牌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走进欧盟汽车市场,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在国际上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而在行业层面,同样是良性发展。更多车企入局新能源领域,可以让新能源汽车以及上下游相关配套行业等整条产业链更完善。待产业链完善之后车企的造车成本势必也会降低,最后落实到消费者这里,购买新能源汽车也会更便宜。

写在最后:
总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燃油车的时代也必会终结。中国汽车工业因历史原因落后于世界豪强的局面,也将在新赛道实现弯道超车,自主品牌走出国门成为全球车企的目标,也终会实现。
面向高端新能源MPV市场,腾势D9震撼上市,售价32.98万起!8月23日晚,划时代智臻豪华全能MPV腾势D9正式上市,新车在此前预售车型上增加了一款EV纯电版车型,共推出2个版本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2.98万元-45.98万元,和1款创始限量版车型售价66万元。作为腾势品牌破局高端新能源MPV的扛鼎之作,腾势D9凭借比亚迪技术背书和奔驰品质标准赋能,开创了高端MPV新豪华时代,提供DM-i和EV两种动力,为用户打造出宜商宜家的全场景出行体验。 |
2025款深蓝SL03降价增配,购车还送福利,3C充电更快!2025款深蓝SL03降价增配,购车还送福利,3C充电更快! |
换汤不换药的英菲尼迪Q50L推新会卖得更好吗?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中,多多少少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尤其是从未高涨过的销量让人不能直视,但它依旧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英菲尼迪是一款主打北美市场的日产旗下的高端豪华品牌,有如本田之讴歌、丰田之雷克萨斯,目前只在日本本土生产。以前日本本土却从未出现过挂有“英菲尼迪”标志的车型,比如有着“东瀛战神”美誉的GTR实际上也要划分到英菲尼迪的车系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