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在中国市场上将双离合技术(简称DCT)运用到家用车中的正是大众,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大众在双离合的推广上可谓是毫无保留。得益于大众,汽车市场中的双离合车型也层出不穷,甚至大有取代传统变速器之意。但就现在而言,双离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构及其原理
实际上双离合的技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有两个变速器——都有汽车电脑控制。相比于手动变速器也只是多加了一个空心轴和离合器而已。
双离合变速器的工作方式实际上就是一场接力赛跑:当在进行换挡操作的时候,一个变速器依旧在正常工作,而另一个变速器已经完成挂档操作;和接力赛中交接接力棒的过程一模一样。
双离合的优越性
DSG实际上是大众对自家双离合技术的一个称呼,而2017款帕萨特更是DSG技术的代表作之一。除去外观、底盘和配置等方面不谈,整车的操控和性能还是值得称赞。这些主要得益于换挡速度更快更平顺,并且更加省油。
车有流派之分,双离合也有门派之争。双离合分为湿式和干湿双离合:湿式双离合的关键部位都密封于一个油腔中,干式双离合则没有油液的保护。在通常情况下,因为有油液的保护和润滑,湿式双离合总体上比干式双离合更为稳定。
折戟沉沙的DSG干式双离合
大众车型中干式双离合的代表就有DSG版本的凌度和迈腾车型。变速箱异响、换挡顿挫、跳挡等情况比比皆是,一众使用干式双离合版本的消费者都操碎了一地的心。除去质量和技术问题之外,干式和湿式双离合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弊病,电脑控制双离合在各种复杂的路况中,电脑不能准确无误的判定行驶人员的换挡需求,并因此而导致跳挡、顿挫等问题。双离合变速箱因为频繁的换挡操作,没有油液散热降温的离合器片也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失灵,出现错误。
不只是大众,其余的车型也有这类毛病。双离合版别克威朗就脑洞打开,为了减轻双离合低速的顿挫感,调低怠速并让车子在低速行驶中,总是别在一个档位当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低速行驶中DCT的平顺换挡和给油就走的优势荡然无存。
稳定的代价是油耗
虽然湿式双离合相较于干式要稳定得多,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因为有油水的滋润,就需要做更多的功,牺牲更多的油耗与动力。湿式双离合也因为多出来的油腔而需要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在售价上也要比相同车型中的普通版本的要更高一些。
“执迷不悟”源于利益
明知道双离合变速箱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何这些厂家却乐此不疲的应用双离合技术呢?双离合制造工艺相对来说比CVT、AT和AMT变速箱都要简单一些,从生产到应用也并非难题;摆脱变速器供应商的垄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车企即使采购双离合器,成本也要比传统变速器要低一些。
大众DSG技术也慢慢地完善,曾经的许多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明显的改进。但是双离合始终是双离合,结构上天生的弊端也成为了它取代传统变速箱的最大绊脚石。
电气化进程不断深入,未来五年,谁会成为下一个比亚迪?过去的十年,比亚迪从一个二线燃油车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车企。2022年,在整个汽车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取得了186.3万辆的好成绩,今年前5个月,比亚迪实现了百万级的销量,不出意外,比亚迪全年实现200万+辆的销量,已经是板上钉钉。从一款F3起家,到现在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的标杆,比亚迪的成长之路颇为励志。 |
日系、美系电车一塌糊涂,为何只有大众能顶住转型压力?以市场换技术,这是合资车成立的大环境。碍于曾经的中国汽车工业太过薄弱,我们不得以用市场来换取国外汽车巨头的先进技术和造车经验,这也让合资品牌前些年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无论如何偷工减料和高价低配,国内消费者都只能选择原谅。 |
涨价增配,EM-P远航版能增加领克09多少份额?领克09 EM-P远航版正式以35.58万元和36.58万元上市,相对领克09新能源PHEV售价31.99-37.49万元来说,涨价2.5万余元,而此前的插电混动车型纯电WLTC工况续航只有60公里来说,EM-P远航版WLTC工况续航达到了150公里,电池容量从18.83度增加到了40.1度,换用了3档DHT插电混动专用变速器,还增加了很多配置,涨价2.5万余元也是情理之中。那么,越来越贵的领克09新能源EM-P远航版版本,又能为领克09增加多少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