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德系还是日系,亦或者美系车企,在国内都有高端品牌,即便是自主品牌,近些年也正在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但韩系品牌,似乎在国内高端市场鲜有人知。
实际上,作为全球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现代汽车,旗下也有自己的高端品牌——捷尼赛思。捷尼赛思尽管在国内没有太大知名度,但是在北美,虽然比不上BBA,但也是数一数二的高端品牌。而在国内,捷尼赛思就鲜有人知了。
半年销量仅370辆,捷尼赛思第三次入华终究失败
犹记得在去年,捷尼赛思再一次高调地回归中国市场。为何说高调呢?因为捷尼赛思在去年用了3281架无人机在上海外滩拼出了“你好,中国”的标语,正式宣告进入中国汽车市场。
为何说回归呢?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捷尼赛思第一次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了,只不过前两次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并没有用捷尼赛思这个名字,这也就是为何大多数人对捷尼赛思很陌生的原因。
早在2008年的时候,捷尼赛思就以“劳恩斯”的名字进入过中国市场,2014年的时候,又以“现代捷恩斯”的名字以平行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只不过前两次进入国内汽车市场后,都以失败告终。而第三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捷尼赛思会步前两次的后尘吗?答案是肯定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捷尼赛思在华销量仅为370辆,平均每月销量仅60余辆。要知道,捷尼赛思在国内共有三款车型,三款车型半年累计销量还不足400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如今看来,捷尼赛思的第三次入华也可以宣告失败了。
高端现代为何卖不动?
虽然国内高端市场的半壁江山都被BBA所占领,但其它二线豪华品牌在国内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像是讴歌、英菲尼迪、捷豹路虎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尽管在国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大多数人都认识。
反观捷尼赛思,虽然去年进入国内时用3281架无人机引爆朋友圈,但绝大多数人对捷尼赛思这个品牌并没有一个认知。先不说捷尼赛思产品力如何,仅在知名度上,捷尼赛思就已经被国人劝退。同时,就产品力而言,捷尼赛思相比于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雷克萨斯甚至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并不具备突出价值,更别说BBA了。
再者就是,所谓豪华品牌,拼的就是品牌溢价,而服务水平绝对是品牌力的重要组成因素。而捷尼赛思进入国内一年多来,在国内的直营店也不过才12家,铺设较慢的销售渠道、无法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售后服务,自然就没办法给捷尼赛思消费群体豪华的体验,这也是捷尼赛思发展受限的又一因素。
除此之外,作为现代汽车的高端品牌,捷尼赛思无法打开中国市场,与韩系车近些年在国内集体遇冷也有着很大关系。自2017年“萨德事件”后,韩系车在国内的销量就每况愈下,甚至不少工厂都已经陷入停产状态,国人对韩系车早已没了耐心,更别说是韩系高端品牌了。
写在最后:
对捷尼赛思来说,现在的境遇也是相当尴尬,如果大范围的建立线下直营店,一旦销量不见起色,那就得不偿失了。但如果继续缓慢的布局线下直营店,又难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在车轱辘看来,与其坐以待毙,捷尼赛思倒不如再一次主动退出中国市场来得实在。
再次见证历史,95号汽油即将突破10元大关,还开什么燃油车?任谁也没想到,去年我们还在加6块多的汽油,仅过去一年多的时间,92号汽油价格就已经突破了9元大关。油价的不断上涨,苦的不仅仅只有车主,而是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就比如油价上涨让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从而导致物价也会跟着涨。总之,除了你的工资不会涨外,其它方面的开支都会上涨。 |
三年累计亏损184亿,看似表现还不错的哪吒汽车为何难以盈利?两年前,哪吒汽车以黑马之姿直接摘得了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的头衔,一时风光无限,让不少人都在思考,是否走中低端路线才是新势力品牌的最终归宿? |
出行成本全面上调,“混动”宝马车主会在乎这点小钱吗?继汽油价格飞涨之后,润滑油厂商也坐不住了。日前,国内十多家润滑油厂商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其中三大润滑油品牌价格上调幅度在10%左右,美孚上调不超过10%,壳牌则是连续两次上调产品价格,嘉实多价格调整幅度为5-10%。很明显,受原油价格翻番影响,润滑油原材料也面临着大幅上调,机油价格上涨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