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虽然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导致国内汽车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但国人购买豪车的热情并未减退,豪车市场甚至在今年还实现了1.3%的同比微增。不过对于凯迪拉克来说,今年在国内过得并不好。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凯迪拉克累计销量仅为8.4万辆,同比暴跌30.58%。虽然在7月份凯迪拉克销量达到了20003辆,实现了36%的同比增长,但仍未改变凯迪拉克正在走下坡路的现状。
凯迪拉克以价换量代价显现
曾经,凯迪拉克是美系豪华当之无愧的代表,但现在,提到美系豪华品牌,可能更多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就是林肯。至于凯迪拉克,更多的是被贴上“跳水王”、“浴王”的标签,而这一切,无疑都是凯迪拉克推行以价换量政策的代价。
凯迪拉克降价促销到底有多离谱?就以凯迪拉克CT6为例,作为凯迪拉克在国内的旗舰级轿车,CT6的官方指导价为39.97-48.97万元,现在却有着全系10万元的降幅,这也让凯迪拉克CT6的最终落地价与宝马3系相当,完全可以算作是降维打击。
可话又说回来,以价换量的方式虽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的低价促销对品牌影响力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
对于豪华品牌来说,品牌价值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一个品牌的溢价能力,如果抛开品牌价值,像雷克萨斯这样的品牌,其成本真的值那个价吗?更何况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雷克萨斯不靠优惠依旧实现了销量反超,和深陷泥潭的凯迪拉克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品牌溢价能力的体现。
以凯迪拉克目前的品牌影响力来看,甚至已经比不上大众、丰田、本田这样的品牌了,这一点从凯迪拉克CT4的遭遇就能体现。作为一款中型车,凯迪拉克CT4的官方指导价为23.97-25.97万元,在全系有着4万元降价优惠的情况下,CT4的实际售价已经与迈腾、凯美瑞、雅阁这样的合资B级轿车相当,但在销量上却天差地别。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就是凯迪拉克当下的窘境。
虚假宣传,凯迪拉克已失去翻盘机会
目前,凯迪拉克基本已经失去了在传统市场的翻盘机会,毕竟现在的凯迪拉克已经在价格上几乎给出的低价,但在销量上仍不见起色。为此,转型新能源或许就是凯迪拉克在国内实现翻盘的最后机会。
但在新能源浪潮已经席卷整个汽车市场时,凯迪拉克今年6月才推出迟来的首款纯电动SUV——LYRIQ锐歌,而在此之前,凯迪拉克哪怕是油改电的过渡产品都没有。面对国内快节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凯迪拉克的入局时间,显然有些为时已晚。
更为灭顶之灾的是,刚上市不久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还被曝虚假宣传的问题,被200多名客户联合投诉。原因在于,LYRIQ锐歌此前宣传的流光飞翼LED尾灯、黑晶光曜格栅灯前后灯,在实际交付后都不见踪影。
面对车主所反映的虚假宣传问题,凯迪拉克不仅不道歉,并对其进行整改,反倒是在各个传播渠道删除此前传播的内容,以此达到“息事宁人”的效果。这对刚上市的LYRIQ锐歌而言,在形象上就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更何况,想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立足也绝非易事,强如BBA尚且还未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打开局面,身为二线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就更不容易了,以“蔚小理”为代表的自主新势力品牌,早就凭借“先入为主”的优势,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对于后来者的凯迪拉克LYRIQ锐歌来说,想要与“蔚小理”竞争,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至少从现在看来,凯迪拉克拿出的只有欺诈。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凯迪拉克的销量下滑,绝不是偶然,而是自身原因导致的结果。如果凯迪拉克还不改变在国内的营销策略,未来注定只会越来越被市场边缘化,美式豪华的标签也注定会被林肯所取代。
最高降价3.6万元,小鹏汽车打响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就在特斯拉宣布大幅下调产品价格之后不久,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现象。不少新能源车企仍以补贴滑坡为由,对旗下产品进行几千到一万元的涨价,但也有几家车企跟进了特斯拉的降价,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个别车企的价格战似乎一触即发。 |
关税下调进口斯巴鲁就更值得买吗?近日,我国进口整车关税从25%下降至15%,汽车零部件税率为8%、10%、15%、20%、25%的共79个税号的税率降至6%。关税的下调,对于全部进口的斯巴鲁来说,肯定是利好,可斯巴鲁在华会便宜多少且更畅销吗?斯巴鲁的维修会更便宜吗? |
拉皮宝骏560的530凭啥减配还卖得比560贵?说到最接地气的车商,莫过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汽车了。之所以接地气,是因为平易近人的价格,居高不下的性价比和玲琅满目的配置。即将上市的宝骏530这款定位于紧凑型的SUV且预售价在7.88-11.98万元,未来市场表现会一如既往地和宝骏510等车一样热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