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宝马X5的国产化,在中大型豪华SUV市场也出现了一家独大的局面,毕竟奔驰和奥迪同级别SUV都还未实现国产,在这个空档期内,国产宝马X5几乎没有对手。这也助长了宝马的嚣张气焰,国产宝马X5在刚上市的那段时间里,就被说成是割韭菜。

毕竟在价格上,国产X5相比进口车型并没有便宜多少,同时宝马还玩起了加价营销的策略,导致国产X5一时口碑大跌。就在这时,上汽奥迪Q6来了,作为一款豪华中大型SUV,上汽奥迪Q6自然免不了与国产宝马X5作对比。但奥迪Q6真的够格吗?
还未上市官降超4万元,奥迪Q6以价换量能成功?
9月10日,上汽奥迪官方宣布奥迪Q6预售价格为 45.96-63.06万元。和一个多月前公布的预订价相比,最低配从50万元直接降到了45.96万元,降幅高达40400元。还未上市就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也算是中国汽车营销界的奇闻。

与此同时,上汽奥迪Q6也于9月13日正式上市,相比首款车型奥迪A7L上市时的人尽皆知,奥迪Q6的上市则显得冷清不少,如果不是看官网,绝大多数人甚至都不知道奥迪Q6已经上市了。
事实上,奥迪Q6并不是上汽奥迪官降的起点。9月3日,上汽奥迪官方就对A7L进行了降价,其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4.1万元,其降价之后的起步价也来到了41.87万元,比奥迪A6L的官方指导价还便宜。

毫无疑问,奥迪A7L在价格开始让步,并且已经与A6L产生竞争关系,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A7L卖得实在太差。据统计,奥迪A7L在8月份的销量仅为274辆,1-8月的累计销量也仅为2500辆左右。对此,上汽奥迪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计策,但对于一个豪华品牌来说,以价换量真是上策吗?

纵观以往,想要凭借降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的豪华品牌,大多都未能如愿以偿。
换壳途昂,奥迪Q6注定失败
说白了,奥迪A7L之所以卖不动,其主要原因还是上汽奥迪为了能让A7L被更多消费者群体接受,从而阉割了进口A7的掀背式设计,导致与A6L无法形成差异化,且在定价上还更贵,大多数消费者自然会选择知名度更高的A6L。
但奥迪Q6的情况与A7L并不相同,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奥迪Q6是属于“中国特供”,并不是像A7L那样,直接将进口车引入实现国产化。从上汽奥迪Q6发布的那一刻,质疑声就不断。

具体来说,作为奥迪史上尺寸最大的SUV,Q6定位为中大型SUV,其在发布之初便号称要对标宝马X5、奔驰GLE等车型。因此,奥迪Q6一度引起了外界的强烈关注,毕竟消费者苦于奔驰、宝马的加价确实太久了。
但细看之下,奥迪Q6的本质就是一台“韭菜车”。就比如,奥迪Q6是基于大众MQB平台打造而来,相比Q5的MLB纵置发动机平台,天生就低了一级。更重要的是,奥迪Q6在多项关键车身参数、性能指标,均与上汽大众途昂保持一致,实际上就是一辆彻头彻尾的“换壳车”。

相比途昂而言,奥迪Q6只是在尺寸上略占优势,但在价格上却高出了20多万元,而消费者多花这20多万元买的也仅仅是一个奥迪车标,这不摆明的割韭菜吗?

上汽奥迪为了让奥迪Q6上市之后市场表现不要太过难看,不得不给新车调价,试图用更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但不知道上汽奥迪有没有想过,明知道国内消费者对换壳车一直都是嗤之以鼻,为何还与消费者的期望背道而驰?哪怕是换壳Q5也不会引起外界这么大的排斥。4万元的降价,也根本不足以让国内消费者为奥迪Q6买单。
写在最后:
毫不客气的说,上汽奥迪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先是阉割掉了进口A7的灵魂,再是引入Q5 e-teon和Q6这样的换壳车,完全让消费者看不到上汽奥迪一点诚意。在品牌尚未稳固之际,就迫不及待的想在国内割韭菜,即便是奥迪的忠实粉丝,想必也不会接受。
1万元也能买车自驾穷游,露营车里遭遇狼群,怎么办?眼看马上就要中秋节了,今年中秋小长假3天假,高速路不免费,您还有出游计划吗?可能很多人没有了,毕竟可能不少网友在暑假高温避暑出游了,并且现在疫情当下,还是少走动好。再加上川西发生地震,建议这个秋天出于安全考虑最好别去川西自驾游,同时希望川西以后少一些地质灾害。 |
相近的自重:增程、插电混动和纯电到底谁更费电?最近,魏牌CEO李瑞峰怼华为余承东,说增程式是落后技术,今天编辑不想讨论技术落后不落后,对于老百姓来说,成熟稳定的技术肯定才是最实用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往往缺少市场大面积的检验,先进但不一定成熟。对于买车人来说,增程式、插电混动和纯电,到底谁更省电或者省油?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