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燃油车时代的末尾,不少人可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什么国内汽车绝大多数都是汽油车?被欧洲吹捧的柴油机,为什么缺席了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诚然,柴油发动机有着种种的优点,扭矩强大且油耗更低,国内也有着上以百万计的柴油发动机体量,但乘用车领域的柴油发动机,寥寥无几。编辑认为,柴油汽车没有普及,主要有这几点原因。
国内石油和汽车工业起步晚
时至今日,不少网友将柴油汽车不能普及的问题,归咎于国内油品品质以及供应问题,甚至将箭头直指“三桶油”。但编辑认为,“三桶油”的油品问题,只是柴油机不能普及的表象。大家或许不知道,“三桶油”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后,而埃克森美孚、皇家壳牌等成立于大清时期,国外技术垄断加之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我国早期油品自然不能跟欧美国家相比。
而欧美国家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是偏向高速设计的柴油动力,燃油喷射技术、结构设计与国内的农用柴油机完全不同,不能吃粗粮的欧美柴油发动机,自然不能适应国内的油品环境。与其将问题归咎于“三桶油”的不作为,不如将其归结于我国汽车工业与石油炼化行业的起步晚,且技术不相配套。
消费者对柴油机的普遍歧视
近年来,随着国内一批批大型炼厂投产,国内油品指标更迭换代,国内油品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即便如此,国内柴油汽车也并没有因此普及,国人对柴油机的歧视至关重要。以奔驰G系列来看,大家宁可加价几十万,选购G500,也没人用十多万的优惠,选择G350D。在国人眼中,柴油机多是廉价的工业、农业用品,抖动大且不上档次。换个角度,如今三缸机如同过街老鼠,当年柴油机又该如何让大家欣然接受?
汽车引入国内初期,本身就是带有一定奢侈品属性的,甚至一辆车的价格比一套房子还贵,大家自然无法接受自己花大钱买的汽车,竟然用拖拉机一般的柴油发动机。这样的柴油机歧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改观。
车企顺势而为
国内的车企也都顺应历史大趋势,并没有强行推广柴油汽车。国内车企早期多以借鉴日系技术为主,这也为自主品牌汽油机定下了主基调。后来部分车企也曾推出了部分柴油动力,但效果不甚理想,随即退出市场。种种原因,柴油汽车一直与国内多数消费者无缘。
2018价格战打响!官降2万锐界更值得购买还买什么汉兰达!近日,长安福特官方宣布对2018款锐界多数车型官方指导价降低达2万元甚至更多,并新增了一款售价31.98万元的EcoBoost 245四驱尊锐型7座PLUS车型。长安福特在2018年以锐界率先开启价格战,降价后的锐界是否更值得购买?降价的锐界又是否能在2018年迎来销量的增长,并帮助长安福特实现2018年的增长? |
开7座中大型电动SUV出游,如何做到同样的诗和远方?随着油价持续上涨,开上7座大型SUV出游肯定很费用,今天车轱辘编辑驾驶的这款大型SUV,它只需烧电,出游成本很低,关键是续航还不短,让诗和远方也能说走就走!今天,车轱辘编辑开着它带大家欣赏贵州风景去! |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包成本仅几万块,为何BBA不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动力形式的变化,更是汽车工业的一次重大变革。正如主机厂经常宣传的那样,当下的汽车已经不再是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而是在逐步演化成为生活的第三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