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到了503万辆,同比增长100.1%,而整个乘用车市场在前11个月仅同比增长了1.8%。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今年支撑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长的主要引擎。
打开各汽车厂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可以发现,除了特斯拉外,销量排名靠前的均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中仅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入围乘联会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TOP15,且排名还是垫底的存在。
不难发现,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完全失去了在燃油车市场的统治力。换句话说,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销量上,甚至还不如自主二线新势力品牌,更别说将其与比亚迪对比了。
销量决定成败,强如BBA也没用
上文说到,在合资品牌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就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兄弟,其中一汽-大众新能源在今年前11个月销量为88985辆,同比增长50.1%,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0869辆,同比增长50.8%。
即便如此,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在销量上也不如零跑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品牌。况且在车型矩阵上,大众新能源汽车并不少,其ID系列车型比其它合资品牌也是最丰富的一类,即便是对比自主新势力品牌,大众新能源汽车车型选择也更多。
强如大众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都不尽人意,更别说其它合资品牌了。基本上,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豪华品牌想要产生一款月销量超过3000辆的新能源汽车,都是非常难的,这里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合资品牌,而是指所有。
就拿BBA来说,BBA在高端市场占据了超七成的市场份额,有着绝对的统治力。但是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BBA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声音。奔驰旗下的EQA、EQB、EQC、EQE、EQS五款车在今年1-10月份的累计销量都才11866辆,这一成绩也就是头部新势力品牌一个月的销量。
奥迪的情况则跟奔驰差不多,旗下的Q4 e-tron、Q5 e-tron、Q2L e-tron、奥迪e-tron四款车的10月销量分别为575辆、290辆、64辆和40辆,这样的成绩如果换作是自主新势力品牌,恐怕早就倒闭了。宝马虽然成绩略好,但也比不上自主二线新势力品牌。
正视差距,降价求存才是正道
为什么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体碰壁?在车轱辘看来,可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合资品牌都没搞清楚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定位。
合资品牌在传统燃油车时代能够畅销,甚至在高价格、低配置的情况下还能畅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燃油车领域有着更成熟的技术,以及更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国内消费者在为合资车技术买单的同时,自然也就接受了合资车的高溢价。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新能源品牌唯一的对手其实就只有特斯拉,合资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新能源市场已经荡然无存,甚至在部分新能源技术上,合资品牌还处于落后的局面。
在本就没有技术优势的背景下,部分合资品牌还想靠着油改电来糊弄国内消费者,甚至延续在燃油车市场的高价低配,面对如此没有诚意的做法,国内消费者自然不会再买账。况且,当下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竞争,除了三电核心技术外,智能化、网联化也是各新能源汽车品牌竞争的桥头堡,而这些都不是合资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对于合资新能源汽车来说,想要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完成翻盘,除了要打造出更具诚意的产品外,降价也就成了必然。前段时间,奔驰对旗下EQS、EQE车型进行一波降价,最高降幅甚至超过了23万元,在网上也是引发热议。
写在最后: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集体沉默的原因,用“傲慢”两字来概括就足够。就拿奔驰来说,虽然有EQA、EQB、EQC、EQE、EQS五款纯电动汽车,但只有EQE和EQS是纯电专属平台打造而来,其余均是油改电的产物。对于如此没有诚意的产品,如果还能获得市场认可的话,反倒不合常理。
中国SUV那么多为何只有哈弗H6成神车?在国内,多达223款国产在售SUV车型,但只有哈弗H6最畅销,即使目前遭遇车市淡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哈弗H6,依然是国内SUV销量的冠军,哈弗H6的神话是如何造就的?根本还是在于为何那么多人更愿意选哈弗H6而不是别的车型,难道别的车型不好,肯定不是这样!神车的魔力在哪? |
预售38-48万元国产顶级MPV岚图梦想家,居然订单突破3000台,谁在买?【2022年4月9日,武汉】4月7日,定位于“电动豪华旗舰MPV”的岚图梦想家开启预售,截至4月9日订单已破3000台,市场需求火爆。岚图梦想家是岚图品牌第二款车型,凭借舒适空间、舒享豪华、温暖科技、全域安全等领先优势,将引领全球MPV进入电动化、低碳出行的新时代。 |
C-NCAP碰撞成绩仅一星,走养生路线的创维汽车还能挺过2024年?曾几何时,不被外界看好的新势力品牌现在已经成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主角,无论是理想汽车还是AITO问界,在销量上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传统车企,连老牌合资车企都无法与部分新势力品牌比销量。随着新势力车企在销量上不断创下历史最好成绩,也彻底打破了外界对造车新势力的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