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9年底帕萨特折戟中保研后,加上疫情的洗礼,彻底让上汽大众跌落神坛,不仅没了与一汽-大众叫板的底气,甚至在销量上还被中国汽车品牌轮番超越。对上汽大众而言,想要在后疫情时代寻求突破,就必须另寻他路,转型新能源就成了上汽大众的救命稻草。
2022年,尽管上汽大众整体销量下滑严重,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大众却迎来了同比大涨。数据显示,上汽大众在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87万辆,同比大增43.2%,其ID.家族自推出以来,累计销量也突破了10万辆。
从结果上来看,押宝新能源汽车的上汽大众这次无疑是押对了。未来,上汽大众也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更多纯电车型,以此来加快转型的脚步。有消息称,大众ID.7将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亮相,未来也将成为上汽大众在新能源矩阵中的悍将。
帕萨特纯电继任者,ID.7实力如何?
此前,大众ID.7已在CES 2023展上公布了伪装外观及内饰,从外观设计中就不难看出,大众ID.7就是基于ID.AERO概念车设计而来,前脸预计会配备贯穿式灯组,中间位置将悬挂可发光LOGO,下包围和两侧雾灯区域配有通风口,整体视觉效果还是偏运动风格为主。
据了解,大众ID.7是基于MEB平台打造而来,MEB平台的优势在于可提供更短的前后悬,从而起到增加轴距的效果。结合此前的消息来看,大众ID.7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940/1860/1530mm,轴距为2970mm,在中型纯电轿车中,也算是块头比较大的一个。
至于内饰设计,ID.7也是采用的ID.家族的内饰设计,中控台由位于方向盘前方的窄长仪表屏和大尺寸的中控屏组成,其中控尺寸达到了15英寸。细节部分,新车据说将采用全新的智能空调系统,并且档把也换装回了常规的怀档,具体配置信息还得等官方的公布。
最后就是在动力上,国产大众ID.7预计将提供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动力模式,但具体性能参数目前还不得而知。值得一提的是,ID.7将搭载77kWh的电池包,WLTP工况下最大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这一点还是比较令人期待的。
内卷时代如何定价,是ID.7成败关键
很多人都说,ID.7是帕萨特纯电的替代者,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严谨。ID.家族是大众转型新能源的重要一环,并不存在是谁的替代者这一说法,上汽大众对ID.7实现国产,几乎是必然,既然要国产,如何定价也就成了上汽大众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放在以前,以ID.7的定位,这样一款合资中型纯电动轿车,起步价怎么也得在20万元以上,甚至还要更高。但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正愈演愈烈,如果ID.7在定价上太过自信,换来的必然是销量惨淡。那么,上汽大众引入ID.7后到底该如何定价呢?
这里不妨参考一下一汽丰田的做法,一汽丰田刚上市的bZ3在定位上也与ID.7一样,都是中型纯电轿车。而一汽丰田bZ3的官方指导价区间仅为16.98-19.98万元,虽然不排除是因为采用了比亚迪技术才会有如此厚道的价格,但bZ3定价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此可以推测,大众ID.7想要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取得销量,上市后的起步价怎么也得在20万元以内。车轱辘个人猜测,ID.7的售价区间在18-25万元之间最为合适,这一价值区间既不会让大众品牌形象掉价,也能在竞争力上能与对手掰手腕。
写在最后:
目前,上汽大众已经有ID.3、ID.4X、ID.6X三款ID.家族成员,待ID.7上市后,会进一步扩大上汽大众ID.家族矩阵。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在国内的口碑还是比较不错,只要上汽大众不犯在燃油车市场中的老毛病,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重回销量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
10万级怎么选?第二代逸动、轩逸和朗逸对比让你意想不到最近人们提起重庆,最火的不是网红城市、洪崖洞、穿房而过的李子坝轻轨等热词,而是真的热,热得流泪的热。而重庆道路的崎岖和复杂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排名中,那是鼎鼎有名的。各地的“老司机”到重庆来能“全身而退”的少之又少。山多、弯多、道急、高桥林立让重庆俨然成为一个天然的汽车“试炼场”。 |
在北美风生水起的斯巴鲁,为何在国内市场水土不服?最近,斯巴鲁与庞大的纠纷告一段落。这是一起再简单不过的行业纠纷,随着经销商巨头庞大汽车的经营危机,斯巴鲁便想将斯巴鲁(中国)的全部股权回购,以此更好地在国内市场经营斯巴鲁品牌。确实,在过去的几年,斯巴鲁(中国)的业绩惨淡,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斯巴鲁进口量仅为9822辆,同比下滑36.38%,国内市场占有率日渐下滑。 |
一汽丰田bZ3即将上市,能成国民电动代步首选吗?一汽丰田bZ3即将上市,能成国民电动代步首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