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欧盟撤回了禁燃令,原因是德国找到了一条更适合环保的道路——e-fuel合成燃料,不过该燃料由于成本太高(保时捷负责e-fuel合成燃料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其价格在25~50元/L),它还未正式投入市场,但从保时捷方面在智利建立e-fuel的生产工厂来看,德国似乎信心十足。
那么问题来了,一旦e-fuel合成燃料成本被降下来,或者说比传统燃油价格更低,燃油车市场是会受到巨大影响的,届时各国的禁燃政策或将全部失效,且遭受最大冲击的将是中国新能源。
e-fuel合成燃料对中国新能源影响究竟有多大?
e-fuel的出现,可以说为燃油车提前争取了一张“免死金牌”,而这张“免死金牌”对本就有极大造车优势的德国车企、日本车企而言,形成了良好的助推力,因为在“环保问题”上,各国本就以抓新能源汽车为主,弱化了燃油车的优势,这才得以让中国造车新势力在国内逐渐找回了自己的主场。
如果造车新势力的优势被e-fuel扳倒,也就意味着中国车企又将陷入“落后”的困境,这还只是第一重威胁,来自于外部。
第二重威胁:来自于内部!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在国内“枝繁叶茂”,离不开中国政策的支持,可以说自从新能源汽车发展以来,它一直都是被捧着长大的,绿牌优势、免购置税、福利补贴等,可如今随着市场的慢慢成熟,国家开始放它“自由”,收回补贴。
比方说去年年底取消的福利补贴,再者前不久乘联会提出的合并蓝绿牌政策,那么接下来便是免购置税的福利政策,至于这点可以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以及免购置税历年来的规律中找到答案。
王传福董事长在本月初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建议延长新能源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换句话讲,也就是说免购置税减免政策将被收回。结合此前免购置税发布的规律来看,基本上都是在上一年发布政策,决定来年是否会继续执行免购置税的条例,所以,它的有效期目前只有一年期限,一年之后随时都有可能被收回。
那么当对新能源汽车有利的政策都消失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会像如今这样迅猛吗?这是中国车企应该担心的事情,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第三重威胁。
第三重威胁:新能源汽车发展本身
目前锂电池仍然有被随时取代的可能性,威胁来自于固态电池,由于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好(不会造成电解液遗漏,出现内部短路)、能量密度高(续航强)、循环性能强(寿命长)等优点,一旦造价被打下来,锂电池将面临淘汰的风险。
那目前走在固态电池前沿的,当属日本,并且他们计划于2025年开始正式投产固态电池,反观中国车企,虽然也有涉猎到固态电池,但大多数车企仍然停留在半固态电池上,毫无疑问,在全固态电池上,中国车企目前是落后的。
所以,大家得引起重视,因为在2023年~2025年之间,存在很多变量,一旦e-fuel或者说全固态电池成为市场主力军,中国新能源被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会变得更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雷克萨斯到底是不是换了壳的丰田车?在国内豪华车市场,雷克萨斯一直是个异类,差不多的豪华品牌都来国产了,雷克萨斯还迟迟不国产,以进口方式保证高品质的幌子,即使更高的进口车关税,也让雷克萨斯在国内豪华车销量排行榜里还有不错的销量。可是,很多购买雷克萨斯的消费者没想到自己购买的车型却是换了壳子的丰田车而已! |
多数新势力销量目标完成率不到三成,是对市场的严重误判?随着7月份的到来,国内汽车市场也正式进入到了2024年的下半场,从今年上半年的市场大环境来看,价格战依旧是当下的主旋律。与此同时,头部新势力阵营也正在经历重新洗牌的阶段,曾经独占鳌头的“蔚小理”已经被鸿蒙智行、极氪汽车等品牌迎头赶上,加之小米汽车这一黑马也在今年正式入局,新势力阵营各车企之间的平衡已经打破。 |
1.3T的哈弗H6、GS4、帝豪GS和幻速S5谁动力总成更牛?如今,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已成为自主车企动力总成发展的新趋势,哈弗、传祺、吉利和幻速等都纷纷推出了1.3T 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