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油车市场,大多数人买车往往都更看重品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早期买车的人频频踩雷所致,特别是早期的国产车,买回来基本都是大毛病没有但小毛病不断,有多糟心谁买谁知道。
所以,国内消费者在选车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合资车,虽然合资车高价低配,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至少是一个不后悔的选择。同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买车看品牌的现象仍旧存在,甚至比买油车还更加看重品牌,只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合资车和国产车的命运来了一次180度大反转。
新能源市场国产车唱主角
尽管在这两年来,合资车明显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但在销量表现上,没有一个合资品牌取得亮眼成绩。强如丰田、大众等一线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力也远不如燃油车市场。至于外资品牌中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抢眼的特斯拉,人家也不是合资品牌,而是国内唯一一个由外资独资的汽车品牌。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来看,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84.3万辆,同比增长35.9%。在此之中,仅比亚迪销量就占据了702608辆,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总销量的38.12%。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中,除了特斯拉外,上榜的车企均是来自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占有率远胜于曾经合资车对燃油车市场的统治。
即便是特斯拉,在今年1-4月份的累计销量也不过才177385辆,仅为比亚迪的四分之一左右。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正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市场环境。
新能源汽车价格下探,合资新能源困境加剧
回到1-4月份新能源汽车厂家销量排行榜中也可以发现,比亚迪的销量已经几乎是2-10名销量之和。由此可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在选车时更看重品牌,而比亚迪也正是新能源汽车的代名词。
只要有比亚迪的市场,对手都不好过,在秦PLUS DM-i降到10万左右,汉DM-i降到18万左右的今天,一切打着电动化口号的企业一定绕不开比亚迪。这个时代中,比亚迪既拥有品牌效应,还能打价格战,这样的重炮出现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会让所有对手瑟瑟发抖,包括特斯拉。
在此背景下,合资新能源想要从中突围就会变得愈发困难。首先,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荡然无存;其次,在国内“躺赢”惯了的合资品牌迟迟不肯让利,在优势尽失的背景下仍想靠着高价赚得更多利润,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消费者都会选择更物美价廉的国产新能源汽车。
更何况,大多数合资品牌也都是近两年才开始推出纯电车型,合资新能源汽车质量如何,谁也说不准。而中国汽车品牌,早在10年就就开始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现在的消费者之所以认可比亚迪,也正是比亚迪长期坚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即便是合资新能源汽车降价促销,也无法在价格上与已经形成大规模产业链的比亚迪相抗衡。比亚迪能让插电混动汽车价值门槛下探到10万元以内,合资车能做到吗?显然是做不到的,未来,短期内合资车根本无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国产车抗衡。
写在最后:
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强者压倒弱者的属性会非常明显,比亚迪恐怖的不仅仅只有大规模量产优势,还有先发制人的洞察力。可以预料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合资品牌会举步维艰,即便是没有号召力的二三线中国汽车品牌同样前景堪忧。
持续上涨的油价会是燃油SUV的噩耗吗?伴随持续上调的油价,国内很多地区92#汽油已接近9元,95#汽油接近10元大关,少许地区95#汽油价格已超过10元每升,持续上涨的油价催生了电动汽车热。不过,电动汽车也在涨价,理由是电池成本和芯片价格上涨,导致目前电动汽车最低涨价都在3000元以上,甚至很多车型涨价超过万元。那么,持续上涨的油价对传统燃油SUV会带来什么影响? |
比亚迪秦L DM-i亮相北京车展,卖12-16万元会成爆款吗?在A级插混轿车市场,秦PLUS不再是“孤军奋战“,比亚迪将再投入一员大将,与之形成组合。比亚迪王朝网的重量级新车--秦L DM-i在2024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亮相,新车定位A+级,介于秦PLUS与汉之间,搭载比亚迪最新DM-i技术,集更强的动力、更低的油耗和更少的排放优势于一身,预计12万元起售。 |
为何电动代步车并不是越便宜就越好卖?曾经,五菱宏光MINI EV作为最畅销的电动汽车,销量都要甩特斯拉好几条街,主要还是宏光MINI EV是第一个吃小型便宜电动代步车螃蟹的人,巅峰时刻,宏光MINI EV月销量超7.3万辆,与起价3.28万元分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