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豪华汽车而言,中国汽车顶多是“拿着铁”出生的,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介入,进化为了含着“银钥匙”出生的“新baby”,这是历代中国品牌奋斗之后的结果。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算是把中低端市场玩明白了!要最低端的代步车,有5万元以内就能轻松拿下的五菱宏光MINI EV,要售价更高一点的,比亚迪宋PLUS DM-i,20万以内随便拿下。从每期的销量排行来看,中国新能源品牌几乎霸榜,就拿今年前5月的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来看!如下图:
除了特斯拉以外,前10被中国新能源品牌直接全部包揽,足以见得,目前至少在国内市场,中国品牌才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老大。不过,大多数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最畅销的仍然是中低端车型,当然,在高端市场也有代表品牌,比方说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特别是理想汽车,现在它每月的销量几乎都呈直线上升状态,成功在高端市场上分了一杯羹。
理想只是个例,许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想冲击高端市场
其实不光是理想汽车,有许多曾经主打做中低端车型的品牌,也因为新能源汽车建立起了十足的自信,要冲击高端市场。比方说长安汽车,打造了阿维塔,再比方说长城汽车,打造了魏牌,再比方说吉利汽车打造了极氪品牌等等。他们似乎已经准备好在高端市场大展拳脚了!不过问题来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一味的冲击高端市场,有必要吗?我们又有那个机会吗?
要做高端市场 就不能用中低端的思维去思考
毫无疑问,机会是肯定有的,毕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中国汽车品牌的主场,但是高端市场的消费人群和中低端市场的消费人群,思维是不一样的!你说在中低端市场,国家给予足够的福利,能打动这部分消费者,但是在高端市场,就不能这样去思考了,因为钱在他们眼中,不是省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
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原生就主打豪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这条道肯定只能“一路走到底”了,毕竟如果因为卖不走就自降身段,那简直就是在“作死”,其中有那些品牌是例子,这里就不用车轱辘再细数了吧?那么针对于这类品牌,只能调整产品定位以及产品调性,保证豪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产品的跟进,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成功的个例仍然是理想汽车,它凭什么?
其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理想汽车,产品定位以“家”为属性,主打温暖,将一家之主的需求拿捏得死死的,而且一般有能力购买此类车型的消费者多居于中青年。所以,不论是购买需求,还是购买能力,理想汽车都将其计算在内的。
另外在这个年龄段,一般有钱的主都会选择两台车,一台作为商务出行,合资豪华品牌肯定不能少,一台以家为主,那选择理想就不会错,所以从消费观念上来讲,它们是不冲突的,这也是理想汽车销量爆好的关键。
总结
车轱辘得到的结论就是,如果原生就主打豪华为主,那就坚持豪华,冲击高端市场没问题,如果原生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想要冲击高端市场,难度是有点大的,毕竟品牌调性在大多数消费者心中已经定性,就算换品牌再上市,也很难扭转局面,除非原品牌确实具有很强的笼络人心的能力以及足够的技术实力,否则真是在自讨苦吃!
车轱辘:上周全球车市大事件麻辣点评(07.02-07.06)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美国政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方毫不示弱,并于同期对34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汽车类商品项目有28项——商用车、乘用车均有涉猎,燃油、混动、新能源车型也名列其中,变速箱、发动机等零部件也不能幸免。 |
长安汽车凭什么 再度领跑汽车行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的通知,长安汽车以96.4分位列全国第三、行业第一,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
均瑶牵手云度入局新能源正逢其时?王均金是盲目乐观还是有真料?从2015年开始,国内就兴起了一股造车热潮,同时也衍生出了一大批跨界玩家。在此之中,既有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也有小米、格力这样的科技品牌,但航空公司跨界造车在新势力中尚属首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