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换技术,是曾经中国汽车工业的无奈之举,这才有了一大批合资车企的诞生。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来临,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早就超过了一大批跨国汽车巨头,从而实现了弯道超车。
看到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巨大成功,身处转型困难的跨国汽车巨头不得不寻求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现代与北汽加强合作,只为转型?
继大众入股小鹏、奥迪合作上汽、丰田联合比亚迪之后,中国车企的技术“反向”输出仍在继续。
9月12日,现代汽车在韩国首尔举办了Hi-Tech超级技术日,以展示其全球产业运营和未来战略。现代汽车在会上表示,集团与中国本土合资伙伴北汽集团将加强合作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在推动其电动汽车品牌IONIQ的同时,现代也在积极与国内电池供应商和智能座舱/车内软件公司接触,以应对成本和本地消费者偏好。
为何寻求与北汽合作?一方面是因为现代汽车本就与北汽存在合作关系,北京现代也是现代品牌唯一的合资公司;另一方面,北汽在新能源领域也算是小有成就,与北汽合作可以让现代新能源汽车更顺利的进入国内汽车市场,从而完成转型。
对于现代和北汽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车一事,外界大多并不看好,更有网友表示“别人都是强强联合,现代与北汽更像是抱团取暖”,毕竟北汽新能源在国内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头部新势力品牌。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各大车企除了拼三电核心技术外,更多的比拼还是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上。很显然,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并不是北汽的长处。
更何况,现代汽车自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并不差,旗下拥有多款新能源产品,在全球都有着可观的表现。只是在国内,无论是北京现代还是悦达起亚,对转型新能源一直都不上心,从而失去了转型的最佳机会,导致出现了燃油车卖不动,新能源汽车迟迟无法上市的窘境。
中国车企技术输出仍将持续
抛开北汽和现代的合作到底是谁技术输出谁不谈,其它跨国品牌与中国车企的合作基本都是为了技术而来。就比如丰田,要的就是比亚迪的“三电技术”,今年上市的首款纯电动轿车bZ3,在三电方面的技术就是来自比亚迪的援助。
再比如大众,大众虽然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具备一定实力,旗下的ID.系列家族是合资新能源汽车中最畅销的存在。但大众ID.家族也存在明显短板,那便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打造,与同价位国产新能源汽车差距明显。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也正是为了补齐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短板。
丰田和大众这样的全球汽车巨头,尚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产车存在差距,其它汽车品牌更是如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还会存在更多传统汽车巨头寻求与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合作,这也正是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力的见证。
不过,并不是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合作后,就能在国内完成转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合资车型想要在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基本没有尽可能。
至于原因,也是有两个方面,其一就是最现实的价格,合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无法走量的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定价太高,同样的价格国产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体验是合资车远不能达到的,这也是合资车在燃油车市场遗留下来的毛病,仍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卖高价,但自身在新能源领域又丧失了技术优势。
其二,很多合资新能源汽车都在寻求与中国车企的合作,既然核心配置或技术都是来自中国车企,作为爱国的消费者来讲,为何不直接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呢?难道就为了车标买单?
写在最后:
总之,现代汽车与北汽的合作,在车轱辘这里看来,并非强强联合,更多的还是抱团取暖。简单的加强与北汽的合作,并不能改变现代汽车在国内的颓势。无论是北京现代还是悦达起亚,都已经丧失了转型的最佳机会,在新能源时代,韩系的最终结局已经注定。
改邪归正,这些车型终于换回了四缸发动机,还能买吗?前几年,国内汽车市场掀起了一股三缸发动机热潮,特别是美系品牌,对三缸发动机更是达到了痴迷的地步。对于车企来讲,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三缸发动机的确是大势所趋,大力推广三缸发动机的汽车品牌本以为能够引领下一个时代的领军者,但现实却将他们打回了原形。 |
开着牧马人在高黎贡山上最艰险的史迪威公路上牧牛与牧马人的短短48小时325公里的驾乘中,虽然是非承载式车身设计,但是不管是泥泞路还是盘上路,从驾驶到乘坐,第一排和第二排乘坐都很舒适,不开车时坐在车里就睡着了,穿越丛林似摇篮的感觉,而窗外的各种植被仿佛带到了野生植物园。而车内大面积皮革包裹以及金属镀铬装饰件点缀下,不仅质感很有档次,乘坐的触感也很舒服。有了牧马人,诗和远方都有了! |
朗逸新车多处故障,4S店推脱责任,400电话形同虚设,车主维权无门?最近,编辑接到了一起朗逸车主的维权案例。来自河北唐山的张先生于2020年年底喜提朗逸启航一辆,但提车之后新车却出现了多处问题,先是发动机异响,车主回4S店检测后,售后告知油品问题,并让车主加注95号汽油(老旧的1.5L发动机竟然也要加95#)。随后车主再次返厂检测,维修经理告知并非油品问题,而是VVT异响导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