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新能源转型中,上汽荣威算是动作比较慢的一个中国汽车品牌,这里并不是说荣威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上动作缓慢,而是迟迟没有做下转型的决心。
早在2016年,荣威便推出了首款新能源产品荣威eRX5,当时的新势力品牌都才刚刚成立,大多数传统汽车品牌也是处于油改电阶段,但荣威并没有借着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太大风浪,近几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无一例外都被市场边缘化。
眼看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内卷,荣威也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在新能源赛道“动真格”,荣威D7就是代表。
荣威D7发力,将B级新能源轿车售价卷到13万以内
前几年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难以受到消费者认可?有人说是续航问题,也有人说是补能问题,在车轱辘看来,阻碍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价格上。
前些年即便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但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价格并不便宜,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高出不少。消费者心里自然就有一杆秤,同级别新能源汽车高出的价格,都够燃油车加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油了,所谓省钱就是一个笑话。
对此,“油电同价”的口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愈演愈烈,而在今年,受车市内卷影响,“油电同价”的时代也终于来临,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要更低。
就以刚刚上市的荣威D7为例,作为荣威D系列的首款车型,荣威D7的定位为B级轿车,但在价格上,荣威D7的起步价仅为12.58万元,算上官方给出的优惠,荣威D7的实际售价只为12.18万元起,比上半年被炒得火热的雪铁龙C6还要便宜。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12万元左右的价格只能买到合资A级轿车,即便是现在车市如此内卷,合资B级轿车的起步价大多也在15万元左右,而荣威D7却直接将B级轿车的价格拉低到了12万元这一级别,对市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落地不到13万元的荣威D7动了谁的奶酪?
因为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缘故,使得荣威D7的裸车价和落地价基本没太大出入,消费者只需要再添点车险费用和上牌费就可落地,满打满算下来,荣威D7的落地价也不到13万元。毫无疑问,荣威D7的上市将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与之形成竞争关系的友商可就惨了。
从价格来看,荣威D7的竞争对手既有合资A级轿车,也有中国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但合资A级轿车都是燃油车,在节能性上很难与可油可电的荣威D7 DMH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荣威D7 DMH采用P1+P3+一挡直驱布置,可实现五种驱动模式,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125km,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每百公里综合油耗也低至4.3L,比同级日系混动车型还要省油。即便是荣威D7 EV,起步价也才14.98万元,拥有510km和610km两种续航版本,在同价位中很难有对手。
除了威胁到了合资A级轿车外,荣威D7的上市也让部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难受了起来,毕竟在10万元出头的这一价位,大多国产新能源汽车也都是A级轿车,在定位上就存在很大差距。在荣威D7上市前,市面上最便宜的B级或C级新能源轿车就是零跑C01,起步价为14.98万元,比荣威D7高出了不少。
在车轱辘看来,荣威D7给市场带来的最大冲击还是让预算在15万元以内的消费者,也有了精品车型的选择,毕竟现在市面上的B级新能源轿车大多售价都在15万元以上甚至20万元以上,直接拉低了B级新能源轿车的入手门槛,改变了车市现有格局,有着很大的销量潜力。
写在最后:
随着荣威D7的上市,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车市新一轮价格战已经到来,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具体验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荣威D7只是荣威D家族的首款车型,按照荣威的计划,未来三年内还将推出D家族的8款新能源产品,实现轿车、SUV、MPV的全品类覆盖,未来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销量四连涨,马自达做对了什么?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但凡说起马自达,网友评价往往都是偏执、固执、个性、技术宅、叫好不叫座之类的字眼,不过被视作偏执和固执的马自达,现在也追求叫座了,而且还真的找到办法了。 |
长安汽车凭什么 再度领跑汽车行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7-2018年评价结果的通知,长安汽车以96.4分位列全国第三、行业第一,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
为何6月新能源车销量能成倍增长?车市进入半年考,上半年因为疫情和缺芯及缺电池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遭遇了重挫,但依然有比亚迪和特斯拉逆市上涨的车企,特别是比亚迪每月维持月销量10万辆以上的成绩。在6月份销量前十的车企中,除上汽通用在6月销量出现下滑21%之外,其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最多的当属特斯拉中国和比亚迪,在6月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77%和1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