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新能源转型中,上汽荣威算是动作比较慢的一个中国汽车品牌,这里并不是说荣威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上动作缓慢,而是迟迟没有做下转型的决心。
早在2016年,荣威便推出了首款新能源产品荣威eRX5,当时的新势力品牌都才刚刚成立,大多数传统汽车品牌也是处于油改电阶段,但荣威并没有借着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太大风浪,近几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无一例外都被市场边缘化。
眼看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变得越来越内卷,荣威也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在新能源赛道“动真格”,荣威D7就是代表。
荣威D7发力,将B级新能源轿车售价卷到13万以内
前几年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难以受到消费者认可?有人说是续航问题,也有人说是补能问题,在车轱辘看来,阻碍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价格上。
前些年即便有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但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价格并不便宜,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要高出不少。消费者心里自然就有一杆秤,同级别新能源汽车高出的价格,都够燃油车加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油了,所谓省钱就是一个笑话。
对此,“油电同价”的口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愈演愈烈,而在今年,受车市内卷影响,“油电同价”的时代也终于来临,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要更低。
就以刚刚上市的荣威D7为例,作为荣威D系列的首款车型,荣威D7的定位为B级轿车,但在价格上,荣威D7的起步价仅为12.58万元,算上官方给出的优惠,荣威D7的实际售价只为12.18万元起,比上半年被炒得火热的雪铁龙C6还要便宜。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12万元左右的价格只能买到合资A级轿车,即便是现在车市如此内卷,合资B级轿车的起步价大多也在15万元左右,而荣威D7却直接将B级轿车的价格拉低到了12万元这一级别,对市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落地不到13万元的荣威D7动了谁的奶酪?
因为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的缘故,使得荣威D7的裸车价和落地价基本没太大出入,消费者只需要再添点车险费用和上牌费就可落地,满打满算下来,荣威D7的落地价也不到13万元。毫无疑问,荣威D7的上市将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拉到了一个新高度,与之形成竞争关系的友商可就惨了。
从价格来看,荣威D7的竞争对手既有合资A级轿车,也有中国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但合资A级轿车都是燃油车,在节能性上很难与可油可电的荣威D7 DMH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荣威D7 DMH采用P1+P3+一挡直驱布置,可实现五种驱动模式,CLTC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125km,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每百公里综合油耗也低至4.3L,比同级日系混动车型还要省油。即便是荣威D7 EV,起步价也才14.98万元,拥有510km和610km两种续航版本,在同价位中很难有对手。
除了威胁到了合资A级轿车外,荣威D7的上市也让部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难受了起来,毕竟在10万元出头的这一价位,大多国产新能源汽车也都是A级轿车,在定位上就存在很大差距。在荣威D7上市前,市面上最便宜的B级或C级新能源轿车就是零跑C01,起步价为14.98万元,比荣威D7高出了不少。
在车轱辘看来,荣威D7给市场带来的最大冲击还是让预算在15万元以内的消费者,也有了精品车型的选择,毕竟现在市面上的B级新能源轿车大多售价都在15万元以上甚至20万元以上,直接拉低了B级新能源轿车的入手门槛,改变了车市现有格局,有着很大的销量潜力。
写在最后:
随着荣威D7的上市,我们可以预见的是,车市新一轮价格战已经到来,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物美价廉的新能源汽车,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具体验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荣威D7只是荣威D家族的首款车型,按照荣威的计划,未来三年内还将推出D家族的8款新能源产品,实现轿车、SUV、MPV的全品类覆盖,未来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为何林肯保值?从2022款林肯冒险家Corsair说起!作为林肯首款中国‘智’造车型,林肯冒险家上市以来不负众望,成长为林肯家族的销量担当,以“入门即豪华”的越级产品实力、“时刻在线”的颜值以及同级唯一为汽油车型提供的五年14万公里原厂质保服务,成为众多年轻客户和女性客户的购车新选择。2022款林肯冒险家并不限于细节的升级和优化,而是搭载了多项首次应用于林肯车型的前沿科技,全方位刷新中国客户的豪华出行体验。焕新升级的林肯冒险家更智慧、更豪华,并将以同样的价格,为客户创造更加出众的美式豪华体验。 |
16.98万元起、合资大七座,领裕是锐界的最佳平替吗?眼下,燃油车已经内卷出新高度,以往高不可攀的中大型SUV车型,现在正不断降低价位。这不,一款车长超过4.9m的中大型SUV,江铃福特领裕只要16.98万元起,还提供5/6/7三种座椅可选,这对当下的三胎政策简直是完美契合。今天咱们就来看看,江铃福特领裕到底有多少硬货! |
您还买喜欢打小报告的马斯克的特斯拉吗?埃隆·马斯克的名字或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印象深刻,但对于特斯拉车主而言确是如雷贯耳般的存在。作为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他近日却又因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讨论中美贸易中的问题而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而此举也正是特朗普决定搞事情的导火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