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比亚迪车型的智能化备受诟病,但2024年这一痛点或将得到彻底解决。在前不久举办的比亚迪梦想日上,它展示了多项“黑科技”,比如能实现整车智能的「璇玑架构」;实现极限场景下智能泊车的「易四方泊车」;覆盖更多场景的「智能领航」;还有能全新交互的「智能座舱」。可以说比亚迪在2024年将迎来技术爆发,有望掀起新能源品牌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此次梦想日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明确表示“只有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那什么才是整车智能呢?首发的「璇玑架构」就给出了答案,通过整合一脑、两端、三网、四链实现“智电融合”,以实现 感知、决策、执行 三大动作,结合AI大模型,使得整车更像是高级智慧生命体,类似于用制造人工智能方式来制造汽车。
想要实现如此高阶的智能化,对于芯片算力的要求无疑会更高,比亚迪拿出的解决方案是定制芯片。最高基于3nm制程的D 300芯片,CPU算力260k,跑分可达260万,对比行业主流芯片,数据层面遥遥领先。而今年就能装车的4nm芯片 D 150,其跑分也能达到125万,性能同样很优异。
众所周知,仰望U8搭载的易四方技术能够实现原地掉头,如今再结合整车智能化,实现了不用人为干预,也可在极限场景下智能泊车「易四方泊车」。在实景演示中,仅5秒就能停好几乎没有挪车空间的车位,泊车效率比老司机还高!而这该功能在第一季度就可推送至仰望U8上,并同步更新近距代客泊车、
既然聊到领航了,比亚迪此次也通过腾势N7展示了智能领航功能,包括高速NOA与城区NOA。高速NOA其实没必要多说,要做好并不难,难得还是路况更复杂的城区NOA。目前腾势N7所演示的城区NOA功能可以识别全场景道路信息,对于障碍物的判断也十分精准,已经具备不错的实用性了。
而在智能座舱层面,除了常见的数字钥匙外,比亚迪还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手掌钥匙,通过识别手掌掌经脉,实现抬手就能解锁。此外,还有300ms快速反应的智能语音,首发的车载无人机等等功能,为车辆赋能更多使用场景。
比亚迪依靠电气化技术的积累,在新能源车竞争的“上半场”大获成功。而如今面对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竞争对手,也拿出了如「璇玑架构」这样的整车智能方案应对,以求在新能源车竞争的“下半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最终结果如何,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微小型车市场变天,宏光MINI大势已去,比亚迪会成新的霸主吗?随着宏光MINI的出现,沉寂许久的微型车市场开始被众多车企所关注。对于车企而言,虽然这类微型车的利润不高(据悉宏光MINI一辆车赚89元),但确实能够走量,让品牌保持热度,相当于给自家打广告做宣传。 |
只要1.99万,上汽大众ID.3开回家只要1.99万,上汽大众ID.3开回家 |
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合资成立动力电池采购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onda中国)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于2022年8月31日签署协议,将于2022年9月末合资成立动力电池采购公司—众锐(北京)贸易服务有限公司(英文名:HDG (Beijing) Trading Service Co., Ltd)。此外,Honda中国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加速推动电动化事业,构建长期稳定的动力电池供求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