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多数车企都有着清晰的定位,除了特斯拉这一独立运营的特例外,剩下的所有在国内生产的车企要么就是合资车,要么就是国产车,绝大多数人都能一眼分辨。但上汽MG却是个特例,很多人都在纠结MG到底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车企。
其实,造成消费者难以分辨MG定位的罪魁祸首就是上汽集团,在对MG的营销上老以英伦血统来忽悠消费者,可实际上MG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国货。
百年颠沛流离,MG早已没落
说来也巧,2024年刚好是MG成立一百周年,虽然在国内汽车市场MG的名号并不响,但在海外特别是欧洲,诞生于英国的MG早期常年征战在海外顶级赛车场上,由此名声大噪。但从上世纪中叶以后,MG就一直深陷债务危机,后面更是几经转手,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直到2005年,MG母公司罗孚破产,南汽借此重金收购了MG品牌和生产设备,这才让MG有了名爵这一中文名称。值得一提的是,南汽当时收购的仅仅是MG的商标和生产线,MG的核心技术南汽一点儿也没捞着。来到2007年,南汽被上汽并购,上汽名爵也就是从这开始出现。
从MG被上汽纳入麾下的过程不难看出,MG和上汽的关系并不像吉利收购沃尔沃那样,上汽得到了只有商标和生产线,MG的技术并没有在上汽名爵上得以展现。也就是说,上汽名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国产品牌,跟MG在技术上毫不相干。
但是,上汽自从收购名爵后,却一直在营销上宣传名爵具有英伦血统,甚至在近些年也有意将上汽名爵宣传成上汽MG,以此来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MG具备英伦血统。但明眼人都知道,上汽MG就是国产品牌,所搭载的技术也是上汽的技术,根本就没有过人之处,所以在销量上,MG在国内一直不尽人意。
挂洋牌卖国货下场都很惨
纵观整个国内汽车市场,像上汽MG这样挂洋牌卖国货的品牌并非个例,且这些品牌的结局都不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SWM斯威和宝沃。
SWM斯威本就是一个破产了的摩托车品牌,华晨鑫源将其收购后才开始造汽车,根本就没有任何意大利技术,却摇身一变成了具有意大利血统的车企,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有着超低的售价,从而收获了不少销量,甚至被誉为黑马。可在近几年,因糟糕的产品质量,SWM斯威几乎快要销声匿迹,背后的销量数据更是惨淡。
再来看看宝沃汽车,从源头来看,宝沃确实是原汁原味的德国汽车品牌,在2015年福田以500万欧元收购了宝沃的品牌使用权。完事儿后,宝沃在国内直接被福田营销成了有着德国工艺的精品,甚至还喊出了“
同样,因为糟糕的产品质量导致销量惨淡,福田不得不为了止损,在2018年将67.7%的股份出售给了神州租车,并在2023年正式宣布破产。更离谱的是,宝沃曾经还喊出了“贵才能好,好才能贵”的洗脑金句,令人直呼无语。
不难发现,但凡在国内实行挂洋牌卖国货的品牌下场都不好,同样,上汽MG也好不到哪儿去,即便是在巅峰时期,国内的年销量也不到20万辆。至于现在的表现又如何呢?明眼人都能发现,MG在发布销量数据时,很喜欢用“海外市场”的噱头,但对国内汽车市场的表现却避而不谈。
2021年,是MG有据可查的官方发布年销量总数据的最后一年,该年数据显示,MG全年总销量为47万辆,国内市场销量仅为11万辆左右。也就是说,在2021年的时候,MG在国内的月均销量就不到1万辆了,在如今车身内卷加剧的大环境下,MG销量只会更加惨淡,所以MG官方才迟迟不愿意公布在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数据。
至于MG为何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的原因,主要还是MG虽然已经没落了,但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还是非常好,对海外用户有着一定的品牌号召力。而在国内汽车市场,MG只是上汽集团下的子品牌,加上上汽还有荣威与MG内耗,导致MG一直未能打开国内汽车市场。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MG在技术上没有领先性,更多国内消费者更愿意相信长安、长城、吉利这样的一线国产品牌,而非挂洋牌卖国货的上汽MG。
写在最后:
如果说,早年间因为国产品牌技术薄弱,想要通过营销所谓的英伦血统来引入注意还能理解,可现在的国产品牌已经全面崛起,在传统汽车市场已经可以与合资车硬刚,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大幅领先合资车,早就不需要营销洋货来吸引眼球。可上汽MG至今仍在鼓吹所谓的英伦血统,背后所体现出的还是对自身技术的不自信,既然自己都不够自信,消费者又谈何信任上汽MG呢?毁掉MG的也正是上汽自己罢了。
预见潮流,SUV云逸因年轻人而不同年轻人喜欢什么,年轻人想要什么,历经百年的雪铁龙有着自己的解读,不跟风,不盲从,自成一派并引领着未来设计潮流的走向。今年,东风雪铁龙将会推出全新战略SUV车型——云逸C4 AIRCROSS,这是一款体现雪铁龙全新设计理念的作品,作为东风雪铁龙旗下最年轻的车型,对于年轻,关于潮流,雪铁龙有话要说! |
凭“芯”而论,谁是15万级智能天花板?ChatGPT是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像人类一样聊天交流。众多业内人士预测,ChatGPT或将催动汽车智能座舱的AI化,为用户带来更加人性的交互体验。事实上,在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所推出的产品中,已经拥有了足够智能化的座舱和足够人性化的AI语音助手。被誉为“15万级智能天花板”的哪吒U-II,就是这样一款“善解人意”的车型。 |
奇瑞新能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万物皆可“共创”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用户型企业转变,纵观汽车市场,奇瑞新能源就正在深度融合用户思维,朝着用户型企业持续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