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15年的造车热潮后,从2020年开始就可以明显发现,跨界玩家对造车的热情就在渐渐回归理性,即便造车新势力中存在“蔚小理”这样的成功案例,但更多的新势力品牌还是处于垂死挣扎的边缘,销量更是惨不忍睹。
对于二三线新势力品牌来说,所欠缺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正确的营销和产品力,以至于新车上市多年都无人知晓,今天车轱辘就给大家盘点几款被市场边缘化的新势力冷门车,看看你认识的都有谁,或谁又会率先出局。
极石01
售价区间:34.99-35.99万元
提到极石01,很多人几乎都没什么印象,该车早在去年8月份就已经上市,定位为中大型SUV,采用增程式驱动,售价区间为34.99-35.99万元。毫无疑问,极石01从价格上看是一台豪华SUV,且30万元以上的定价也与理想L7相当,但在销量上,极石01却与理想L7相差甚远,上市以来的累计销量还不足3000辆。
从极石汽车的背景来看,背靠的其实就是石头科技,而石头科技则是以做扫地机器人闻名,在2021年的时候才宣布造车。尽管极石汽车在去年就成功打造出了首款量产车型,但极石01的本质就是一个“缝合怪”。
就拿外观设计来说,极石01在设计上明显有着理想L8和路虎卫士的影子,甚至还能看到
远航Y6
售价区间:26.98-35.98万元
提到远航汽车可能大多数人都未曾听过,但提到大运摩托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的那句“风驰天下,大运摩托”的广告语,成功让大运集团在摩托车市场站稳脚跟,而远航汽车就是大运集团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2022年就已经成立。
虽然成立时间并不长,但在成立仅几个月后的成都车展上,远航汽车就一口气带来了四款新车,连恒大汽车都直呼内行,但“高效”的背后自然不会有太多亮眼的技术展示。有资料显示,远航汽车几乎都是采用的他人技术,甚至连智能座舱都不是自研,但在对旗下车型的定价上却充满“自信”。
就拿最便宜的远航Y6来说,其售价区间高达26.98-35.98万元,虽说作为一台D级新能源轿车来讲,这一价格并不算离谱,但考虑到远航汽车根本拿不出自己的技术,且在知名度上也远不及其它新势力品牌,高端的定位换来的注定是低迷的销量。
根据可查询到的销量数据显示,远航汽车旗下拥有四款在售车型,表现最好的远航Y6在4月份销量也不过才286辆,同样在去年12月份上市的远航H8,4月份的销量更是仅为36辆。虽然远航汽车并没有破产,但这一销量已经与破产没什么两样。
高合HiPhi Y
售价区间:33.9-45.9万元
相比极石汽车和远航汽车,高合汽车的知名度明显要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合汽车现在所面临的处境要比他们更好,反倒是在年初还被迫宣布停工停产半年,创始人丁磊更是在四处求援,希望能救回已经处于悬崖边上的高合汽车。
从丁磊的自救来看,先是在3月份传闻长安汽车将收购高合,最终不了了之,后面高合又与一汽暧昧,能否抱上一汽大腿也不得而知。好在前段时间高合汽车已经收到了来自 iAuto 集团10亿美元融资,高合也正在重组团队恢复生产,但10亿美元的融资又能让高合汽车续命多久呢?毕竟高合汽车的销量已经崩盘。
以高合汽车最便宜的HiPhi Y为例,新车在去年7月份刚上市的时候,的确为高合汽车带来了一波销量增长,特别是在去年9月份和10月份,销量均突破了1000辆。但从去年11月份开始,高合HiPhi Y月销量就从未超过500辆,到今年2月份销量甚至已经跌落到了20辆,销量最好的HiPhi Y尚且如此,其余车型的销量数据无疑会更加惨淡。
写在最后:
从以上几款车型的销量表现中就不难发现,这些新势力冷门车在定价上都高不可攀,但又未能展现出与价格相匹配的产品力,加上背后品牌知名度太低,导致销量始终没有起色。另外,在这三家新势力品牌中,远航汽车背靠大运集团,极石汽车背靠石头科技,而高合汽车是唯一没有“靠山”的一个,如果没能与一汽达成合作,高合汽车或将成为最先出局的一个。
两轮变四轮,雅迪回应造车传闻,拆解兰博基尼只是为了学习?跨界造车在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屡见不鲜,卖手机的要造车、卖空调的要造车、卖彩电的要造车,甚至连卖扫地机器人的都要造车,互联网公司和房地产公司造车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似乎只要你有钱,就能下场造车。 |
92#汽油即将破8块大关,新能源补贴滑坡,等等族彻底输了?最近几个月来,最让车主心疼的,莫过于汽油价格飞涨。经过新一轮的价格调整,北京地区89#汽油价格为6.32元/升,92#汽油价格为7.84元/升,95#汽油价格更是涨到了8.34元/升,这样算下来,普通家用SUV车型的出行成本涨到了百公里6毛钱以上,加一箱油要刷掉三四百块钱,上了年纪的老车成本更高。这着实让人直呼,还是新能源更香。 |
萝卜快跑席卷市场,无人驾驶成真,汽车市场会受影响吗?近日,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武汉迎来了试运营,该运营服务一经推出,便疯狂席卷了整个出行市场,其投放一个月直接斩获了60万订单,为了尽快抢夺市场,萝卜快跑采用了最常用的“商战模式”,以低价试运营打入市场,据悉有人声称:“打车10公里,只花了3块9,并呼吁大家不要买车了!”虽然享受了出行红利的民众纷纷叫好,但众多网约车司机可谓是叫苦不迭,因为这直接牵连到了养家糊口的问题,于是针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现状,众多网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