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深蓝汽车在山城重庆开启“深蓝S07华为智驾再进化,全民智驾更舒心”直播活动。深蓝汽车整车开发负责人苏琳珂与深蓝汽车电驱动开发负责人彭钱磊一同驾乘科技新主流中型SUV深蓝S07,直播体验即将OTA推送的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功能。面对重庆复杂的交通路况,深蓝S07从容不迫,不仅“慧眼识灯”,红绿灯路口通行不迷茫,还“眼明手快”智控全场,让车辆在城区行驶时更智能、更安全、更省心。作为上市仅2个月,订单达成30158台的深蓝S07来说,此举重塑了智驾出行体验,竞争实力得到大幅升级。
繁忙红绿灯路口实测,智驾更安全、更从容
深蓝S07的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功能,是在城区车道巡航辅助(City LCC)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而来,可智能识别红绿灯颜色、读秒,远距离预判通行,还可智能识别并避开水马、锥桶等障碍物,让智驾出行更安全、从容。
在繁忙的红绿灯路口,深蓝S07能够察“颜”观色,智能识别交通信号灯,并结合路况和周围环境,自动判断通行逻辑,避免违章和交通隐患。如遇红灯,车辆自动减速刹停,实时倒计时读秒,减少盲目等待的焦虑感,待绿灯亮起自动平稳起步,让用户在面对各种复杂城市交通信号灯时做到“心中有数”。如绿灯通行,车辆能比驾驶员更快、更精准识别周围行人、三轮车等突然闯入的交通参与者,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堪称神级救场硬控王。
此外,深蓝S07原本的城区车道巡航辅助(City LCC)还具备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智能控车等能力。面对早晚高峰拥堵、加塞、施工等复杂路况时,车辆可智能跟随前车行驶,与其保持相同速度和安全距离,同时跟随前车停止和启动,大幅减轻驾驶员压力,即便是新手司机也能游刃有余。
更懂用户的智驾,覆盖全场景驾驶体验
不止城区车道巡航辅助(City LCC)及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功能,深蓝S07作为20万级首搭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的科技新主流中型SUV,还同级首发高速领航辅助和智能泊车辅助,全面覆盖高速行车、日常泊车等多种场景,让人驾更安全、智驾更舒心,泊车更省心。
深蓝S07的高速领航辅助,集智能变道、智能车速调节、智能过弯、智能上下匝道以及智能避障等体验于一身,平均360公里接管一次,高速覆盖率超过98%,全国高速都能放心开。其中,高效率的智能变道策略,可即时智慧决策,让新手秒变老司机;智能避障可智能识别成排锥桶引流改道、水马封路、单个锥桶等多种障碍场景,主动规避道路风险,提前减速绕行,化险为夷;智能过弯以“顺、稳、准”让过弯道如直道;智能车速调节,以通行效率优先、实时感知车流,让车辆既能遵从也能跟从;而智能上下匝道则先人一步,精准识别匝道口,领航感知持续连贯,道内行驶平稳顺滑。
深蓝S07也是同级唯一支持可见即可泊、识别车位种类最多且泊入泊出成功率最高的SUV,不仅能够快速精准识别包括断头路、窄车位等复杂车位在内的各种常见车位,更支持超160种泊车场景,无论水平、垂直车位,还是斜列、嵌草砖车位,都能实现多角度泊入泊出,比如车头泊入车尾泊出、人驾泊入智驾泊出等,让泊车更自由。
持续进化的智驾,不断刷新出行体验
智驾并不是“一锤子买卖”,通过云端大数据、领先算法、强大算力的支持,深蓝S07智驾随着OTA不断迭代升级、持续进化,向用户提供常用常新、智能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深蓝S07华为乾崑智驾ADS SE融合华为智驾技术三要素。首先,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共享华为智驾GOD与PDP算法网络架构及本能安全模块,识别及时精准,让驾驶体验更平顺更类人;其次,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共享华为云端7.5亿公里智能驾驶里程,与云端每日3500万公里仿真训练里程,不断推动智驾能力提升;最后凭借大于5EFLOPS的超级算力,算法模型5天迭代一次,功能持续升级,真正做到常用常新。
9月底,深蓝S07将正式OTA推送城区车道巡航辅助增强(City LCC Plus)功能,做到城市巡航更省心,红绿灯路口通行更从容。此外,伴随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的不断进化升级,未来深蓝S07也将持续为用户带来更舒心的智驾体验,推动科技平权、智驾普惠,让全民智驾真正成为日常,一起拭目以待。
12万元预算:睿骋和博瑞买谁?金九银十马上过去,年底11月和12月是购车旺季,并且也是经销商优惠加大的月份,即将辛苦一年的人们开始打算换车,今天针对12万元的裸车购车预算,购买中国品牌中级车里的睿骋和博瑞,究竟买哪款更值得? |
两大购车政策剩下不到20天,12月车市能否迎来爆发式增长?2022年太难了,相信这是各行各业共有的心声,汽车市场更是如此。受疫情、原材料上涨、油价上涨的多重影响,国内汽车市场的严峻程度比2020年还更甚。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仅为926.1万辆,同比下降7.2%。 |
冷门新能源汽车即便大降价也卖不动,究竟为何?最近两年,伴随疫情和油价的波动,越来越多的人买新能源,不仅包括城市物流车,乘用车等,都迎来新能源热潮,备受目标消费者青睐,但市场里却有少许车型,无论如何降价,都没多少人购买,为何?难道这些降价的新能源不香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