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晚,比亚迪将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此次发布会是比亚迪继2024年“整车智能战略”发布后,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那么,以前的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在国内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又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能够做到遥遥领先吗?
比亚迪智能驾驶从L2向L3/L4跃进
以前,比亚迪的智能化水平在国内车企圈处于快速追赶阶段,当前在部分领域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但整体智能化能力仍与头部新势力和华为存在一定差距。未来,比亚迪将通过全栈自研、技术下沉与规模化普及,推动智能驾驶从高端车型向主流市场覆盖,并强化整车智能融合,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L2级辅助驾驶功能(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并在部分高端车型(如腾势N7、仰望U8)中接近L3级能力,支持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和无图城市领航(CNOA)。其硬件配置涵盖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算力平台采用自研芯片与英伟达Orin系列组合,最高达508 TOPS。但相较于特斯拉、小鹏、华为等头部企业,比亚迪的高阶智驾功能(如城市NOA)尚未大规模落地,实际应用场景覆盖和算法成熟度仍有提升空间。
比亚迪依托年销超400万辆的庞大用户基盘,构建了中国最大的车云协同数据库(超400万辆L2及以上车型数据),为算法迭代提供海量数据支持。其研发团队规模达9万名工程师,涵盖AI算法、芯片设计、整车集成等领域,并拥有全栈自研能力(如璇玑架构、BAS 3.0+系统)。
根据行业评估,尽管比亚迪智能驾驶技术目前处于第二梯队,落后于特斯拉、华为、小鹏等第一梯队企业,但已超越多数传统车企。其核心短板在于高阶智驾功能的市场渗透速度,而优势在于规模化成本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通过战略发布会可以看出,不久的将来,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方面将很快挤入第一梯队。
比亚迪未来智能化战略多管齐下力争全车普及
比亚迪计划通过全栈自研+供应链垂直整合,将高阶智驾功能从30万元以上车型下放至10万级市场(如海鸥和秦PLUS DM-i等车型),目标在2025年实现60%车型标配高速NOA功能,并逐步覆盖城市NOA。具体路径包括:
成本优化:通过模块化硬件设计(如地平线征程6芯片、激光雷达降价至千元级)降低系统成本。
分级布局:推出DiPilot 100/300/600多档算力平台,适配不同价位车型需求。
整车智能深度融合!比亚迪以“璇玑架构”为核心,推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协同。该架构通过中央计算平台(“一脑”)整合车端AI、云端AI及多模态感知网络,实现车辆状态实时调控与个性化驾驶体验。未来将强化端到端大模型应用,缩短算法迭代周期至“周级别”,并拓展智能泊车(如易四方泊车)、车路协同等场景。
生态合作与技术开放!外部合作:与地平线、英伟达联合开发中高端智驾方案,同时与Momenta合资成立“迪派智行”,共同研发城市NOA算法。
比亚迪通过内部自研,加速自研芯片,如车规级AI芯片和决策算法,比如:路径规划和决策逻辑优化等方面,减少对供应商依赖。
全球化与高端化并行!在高端市场,比亚迪通过仰望和腾势品牌展示技术标杆,搭载双Orin X芯片和3颗激光雷达等配置,提升硬件能力!在海外市场,依托出口43.3万辆的渠道优势,推动智驾技术适配全球路况,强化品牌科技标签。
写在最后
比亚迪在智能化也面临诸多挑战,需平衡技术投入与成本控制,同时应对华为ADS、特斯拉FSD等竞品的持续技术迭代压力。比亚迪的规模化普及策略可能加速智能驾驶从“高端专属”向“大众标配”转变,推动行业竞争重心从硬件堆砌转向数据闭环与用户体验。比亚迪正通过技术下沉、全栈自研与生态协同,从电动化领军者向智能化领导者转型。其战略若成功实施,将重塑市场格局,助力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核心地位。
										逃离酷暑!去高山宿营这三款10万元SUV是最好的选择!陪伴编辑的不是在这条路上出现次数最多的五菱宏光或者猎豹黑金刚,而是一辆10款的老雅阁。翻越高山,因为氧气的稀薄,自吸发动机也开始力不从心;野外露营,因为空间的局限,宿营行李也只能托人分摊。虽然雅阁凯旋,但是其中有太多的不甘。  | 
								
										传祺GM8斩获大订单 高端产品实力深受市场热捧伴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增长,MPV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宜商宜家”的高端MPV车型——传祺GM8,巧妙切入了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之间的蓝海市场,上市数月持续获得市场热捧, 5月销量3,231台,截至5月底累计订单达1.38万台。  | 
								
										每月能存3000元就能买辆性感溜背轿车,您也买得起!每个人都喜欢漂亮,对于代步车来说,肯定也是买自己认为漂亮的车最好。对于现在的00后来说,大学刚毕业每个月收入5000元买辆好看的车,也不是不现实,可以按揭!伴随00后在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买车不仅要好看,还要互联网科技配置丰富。对于10万元的车来说,月入5000元刚参加工作按揭也买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