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的第一台SUV其实也是第一代领航员,而最新的18款领航员也已经是第四代产品了,距离最初的领航员也已经走过了漫长的21个年头。和桑塔纳、伊兰特这些历久弥新的神车不同,领航员这款车虽然推陈出新,但实际上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老龄危机”,与其相伴的还有挡不住的销量颓势。目前呼声最高的新领航员,也只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前景也令人十分堪忧。
先加价后降价?恐怕是骑虎难下
18款的领航员只有两款车型,售价分别是112.8万元和122.8万元。对比同级别的奔驰GLS、雷克萨斯LX570、英菲尼迪QX80还有路虎揽胜的话,这个价格是有着绝对的吸引力的;但很不凑巧的是,就是这么一款优势和体积成正比的车型,在华销售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加价,而平均加价幅度竟然高达18万元,而且在短时间之内还没有现车可提。
没有一线豪华品牌的命,却得了一线豪华品牌的病!不论市场原因还是产品本身,林肯这个吊车尾的二线品牌溢价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种幅度的加价。本来价格就是领航员的最大优势之一,如今加价直接拉低了这款车的性价比,在同级别的全尺寸SUV面前毫无竞争力;林肯也不会玩和双十一一样先涨价后降价的套路,在中美贸易战开战的时期,林肯也绝不会降价,请给消费者一个不买GLS的理由?
拉皮嫌疑不可避免,产品品控差强人意
除了价格之外,领航员也有着拉皮嫌疑。第四代领航员是基于福特F150的平台打造而来,两款车型在动力总成上如出一辙,同为3.5T+10AT。林肯向来拉皮功力深厚,林肯MKZ和蒙迪欧、MKC和翼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回过头瞅瞅领航员和福特F150,让人不禁联想——领航员就是加了后备箱大盖的高配版F150?
林肯领航员虽然比F150在尺寸上要小一小号,但领航员的车身重量还要重200kg,领航员本身就有2.8吨的重量,在同级别车型中重量可以排到前三。这也就注定全新的领航员无法摆脱油耗高的问题,参考17款F150的15L油耗,重量更大的领航员在油耗方面也不会让人省心;油耗不是人人都会考虑的问题,那么故障呢?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发布的全球汽车质量报告来看,林肯的百车故障数为132,和雷克萨斯的95有着不小的差距,可想而知领航员后期的包括维修保养在内的用车成本有多高。
保值率低得怀疑人生,贸易战争沦为炮灰!
林肯支撑不起经销商加价,原因无非两方面。首先,销量太差,市场保有量太低;其次,品牌力差,没有能力维持其价格体系。这也就说明,在后面如果开腻了想卖掉的话,林肯领航员这款车子肯定会让你感动到泪流满面,市场上使用不到一年的领航员二手车价格跌到了75万元;而新领航员的价格现在有些虚高,根本不用看,涨得比新车还厉害,维持在150万元的左右,后期肯定是要跌得你怀疑是不是买了台国产车。这样的领航员,你还敢买吗?
其实不论加价也好,卖得差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中美贸易战让林肯的利益缩水。如果贸易战仍然没有结束,林肯势必会受不了两国的种种高压政策和关税壁垒,随之而来的无非有两种结局。林肯全系涨价,勉强撑到国产化车型能顶起半壁江山;不涨价,无法维持现有的价格体系,卖一台亏一台到退市,滚回美国老家。按照现有的这个节奏,林肯全系车型都在度日如年,毁灭性的打击莫过如此。
写在最后
沦为中美贸易战中的炮灰,林肯实际上一点都不冤枉。从2008年退市,到2014年返场,林肯依旧稚气未脱,还用从前的傲慢姿态来面对中国市场;可笑的是林肯还在2014年大放厥词:“暂不国产”,而在2018年3月份又加班加点地规划建厂,早几年干嘛去了?中美贸易战,对加价的领航员市场影响会更大。
宝马8系复活又是否是奔驰S Coupe的对手?在产只有10年的宝马8系,在1989年推出在1999年就停产,10年时间只卖出30609辆的宝马8系,低迷销量让宝马不得不对8系进行停产。如今,停产18年后的宝马8系,在今年5月发布了全新8系Coupe的概念版车型,该车、将对手锁定为奔驰S Coupe轿跑型车,那么8系Coupe又是否是奔驰S轿跑的对手呢?两款车都会畅销吗? |
单踏板模式是“鸡肋”?保时捷工程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说到单踏板模式,相信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特斯拉,但注意这里有个误区,单踏板模式并不是它独有的,为此还有人不惜向工信部发问,工信部给出的回应如下:“制动能量回收与单踏板驾驶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技术之一,这些技术并不是特斯拉特有的技术。” |
以MILE 1为首的观致全系车型会打动成都消费者吗?近日,观致3轿车、观致3都市SUV、观致5SUV以及全新5G智能电动轿跑概念车——MILE 1亮相成都车展,成都人会喜欢观致吗?西南市场一直是观致较为重视的销售市场,未来观致在成都及四川市场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