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途锐进气口设计缺陷,导致空气滤芯进水,严重时损坏发动机,大众汽车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再次被点名。得益于紧急“预案”,当天大众汽车就针对了“进水门”事件做出了异与以往的表态,并在声明中用到“高度重视”这样的词语;三天后的3月18日,大众CEO亲自出面致歉,并表示要负责到底。
相比3.15晚会前大众汽车拒不承认设计缺陷,经销商蛮横的处理态度,晚会后消费者仿佛看到了希望,寄望于在国家有关部门施压下,大众汽车能够像一家真正的国际车企那样直面质量危机,还中国消费者一个公道。
但事实真如我们看到那样美好吗?从声明的字里行间清楚的显现出大众汽车对中国消费者的无视,几句“高度重视”妄想将丢失的信任找回可能吗?
缺陷显现却仍然在生产
途锐进气口设计缺陷问题早在2016年就陆续爆出,大众汽车方面也在2017年7月针对此事件发表了声明,但在3.15晚会前夕也就是3月7日大众汽车针对途锐召回计划中,明确表示将对2014年12月21日至2017年11月12日期间生产途锐部分车型进行召回。
2016年缺陷问题曝光,途锐问题车型仍在生产;2017年7月大众汽车发表声明将对途锐相关车型进行调查,但问题车型仍在生产。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大众汽车对于中国消费者彻底的无视,途锐进气口设计缺陷导致的发动机严重损伤不在少数,问题曝光后缺陷产品仍在生产、销售。
亡羊补牢的召回,丢的羊谁来负责
迫于3.15的巨大压力,晚会前后大众汽车对相关问题车型展开了召回行动,大概之意就是对缺陷车型的排水阀进行拆除、在进气口前方安装导流板,从而避免雨水流入进气口。
召回行动表面看似稳妥,排水阀拆除后,即使进气口流入雨水也能及时排除,不至于造成发动机大的损伤。但单向排水阀拆除,积水能够流出,灰尘、水也能从此处被吸入,是否影响该车型涉水能力还有待查证。
安装导流板也并非什么高科技,当初有途锐车主投诉无门,也自制了导流装置,确实能起到一些导流作用,但也有车主反映安装导流自制导流装置后,汽车有油耗增加、动力下降的情况发生。从理论上说,额外加装导流板确实有可能破坏原有进气口空气流向形态,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另外,召回声明中对那些已经进水损坏的发动机如何处理只字未提,以及以上消费者的疑虑大众汽车也未做任何表态。
编后语
种种迹象表明,大众汽车在3.15晚会前后的所有措施,都是在应对这所谓的曝光。缺陷显现仍然继续生产、召回行动漏洞比比皆是,速腾断轴打补丁的一幕仿佛又在重演,不变的还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无视、玩弄。
说大众汽车不知质量危机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中之重那肯定是个笑话,那为何大众汽车在此次途锐进水门事件中表现得如此不专业,原因还在于入华几十年来在中国消费者当中建立的强大品牌号召力,让大众汽车过度的自信、过度的无视中国消费者。
增配降价4000或9000元,油耗7L的2022款马自达CX-5比涨价电车厚道?近日,诸多新能源品牌都开始纷纷涨价至少3000元起。电车涨价背后是油价的持续高涨,让很多开油车一族有些吃不消,但也有省油的油车。即使SUV来说,真实百公里7L左右的油耗,并且发动机稳定且二手车保值,而涨价的电车在卖二手车时依然不保值。与其生电车涨价的气,不如买辆省油保值的燃油车? |
三缸1.5T卖12万元起的领克03是否值得购买?有着沃尔沃背书的领克自推出第一款领克01以来,领克02销量也开始攀升。如果说领克01和02是赶在了SUV热销的大好时机,而作为紧凑型轿车的领克03,又是否有那好运而热销?喜欢领克03的朋友,该车又是否值得推荐?现在购买还是等等再说?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布局电池原材料供应链【2022年3月21日,北京】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签署两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以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电池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强在快速增长的电动出行领域的竞争力。此次合作旨在实现成本优势,确保原材料供应,实现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同时加强在包含前驱体、正极材料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协同。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占据了动力电池的大部分成本。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实现集团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同时通过技术协同不断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性能。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组建一个专注于镍、钴原料生产的上游合资公司。同时还计划与华友钴业建立专门从事镍、钴硫酸盐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的下游合资公司,以支持大众汽车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