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买点东西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被当作了微商。有喜提和谐号的,
不过和辽宁号相比还是差了点,
当然了,特斯拉老总马斯克也有被喜提体调戏得体无完肤的时候。
到底提没提我不知道,但是看他们的表情确实是蛮喜庆的。在汽车行业同样喜庆的莫过于奔驰了,因为在过去的2017年当中,喜提奔驰的大佬成就了奔驰有史以来最好的销量纪录。
就在奥迪宣布以59.5万辆的车型“连续30次拿下中国豪华车市场年度销量冠军”之后没两天,奔驰直接一个大嘴巴子就打在了奥迪的脸上。算上smart,奔驰(奔驰首次突破60万销量大关的单一市场)2017年在华共售出61.1万辆,其中北京奔驰以42.7万辆的贡献成为人生大赢家。
拉低价格换量并非奔驰的长久之计
北京奔驰的销量从2012年的22万辆到2017的42.7万辆,实现了快速突破,国产化进程也是风生水起,但其实从销量结构来看,奔驰的玩法也没有高级到哪去。
以前的奔驰为了保持“高冷”的形象,其售价一直都没有下降余地,但近年来,奔驰的经销商售价可以说是被玩坏了。以国产E级(2017款)为例,其售价在31.28-48.9万元之间,而在武汉这样的二线城市,其平均优惠可以达到4万元左右。虽然说同级别同年限的宝马5系价格和优惠相差无几,但是谁愿意买个拉皮3系的5系而不选择缩小S级的E级呢?
奔驰实际上还运用了车海战术来吞并市场。2017款的E级车型有12款,C级车型除了C 300L(没上市、非改款)之外有20款车;再回过头来看死党宝马的车型数量,17款宝马5系仅仅9款,而3系仅仅10款。也就是说,奔驰售价覆盖范围要比宝马大,而且更细致一些,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就像打群架,人少的一方能干赢人多的只是个传说,人丁兴旺的奔驰自然能干翻势单力薄的宝马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这么说还不明白,看看长期称霸SUV市场的有80多款车型的哈弗H6你就明白了。
奔驰现在所做的事儿,有点提前透支的意思。首先是优惠,面对这种刺激,宝马和奥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真要论价格,奔驰赢得不会太轻松;奔驰能发布这么多款车型,实际上都是沾了改款的光,后续上升空间不大,毕竟车海战术不是长久之计。
面对新能源,奔驰踌躇不决
新能源大概是奔驰一个痛点了,目前的奔驰新能源车型寥寥无几,C级、GLE、S级的新能源车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并且对奔驰的新能源体系的打造毫无帮助,更不用提销量了。由此可见,奔驰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还是十分谨慎的。
奔驰的态度,在早年和BYD合作的“腾势”汽车项目上就可见一斑。在腾势上的外观、内饰设计与质量把控主要都是由戴姆勒方面负责,而涉及到的核心部件,都由BYD来完成。一个在汽车界矗立了130多年的大咖,不可能没有新能源车型的技术储备;唯一能解释的是,奔驰还是十分保守,在选择观望。
在2018年5月12日,奔驰突然宣布投资119亿打造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新生产基地。这也说明之前的奔驰之前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不过是小打小闹,陪着宝马奥迪过家家罢了。虚晃一枪之后,还是要动真格的。
奔驰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新能源布局是否有点晚?首先,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新能源中的自主品牌的布局也在逐步完善(威马、蔚来、小鹏等),奔驰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发布规模相当的车型来弥补其中的差距,市场份额的落后是必然。其次,宝马和奥迪选择的是一种低开高走的战略,即将发布的I3、E-tron进行布局,先把市场份额给占着,后面再持续发力。最后,特斯拉也在虎视眈眈,将在国内实现国产。
北京奔驰在新能源时代注定是要差人一等的;没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售价、销量、品控与战略都是奔驰要考虑的问题,奔驰在新能源方面所受到的阻力是可想而知。所以在将来,奔驰的销量可能是再也无法复刻2017年的辉煌。
结语
如果说奔驰的销量是巧合,那么喷涌而出的众多车型又如何解释?如果说是必然,那么屡见不鲜的召回和质量问题是否也在必然的项目里?奔驰的手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赶超奥迪在华的销量是不是昙花一现?
销量屡创纪录,林肯国内靠啥走出了自己的路?凯迪拉克降价让路!车市大环境遇冷、疫情反复、全球性缺芯等种种因素,都让不少车企在近年来的销量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这其中又不乏佼佼者的存在,林肯便是其中之一。 |
阿里牵手小康集团,你们期待的智慧移动生活就要来了!要说8月23日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小康集团搭建的“未来能源供给站”,这个全部采用太阳能为室内能源的供给站,以及在站内亮相的SF 5,无疑体现了小康集团以 “推动汽车能源变革,创享智慧移动生活”的企业使命。 |
旋风式拓展北美“朋友圈”,广汽传祺亮相全美汽车经销商大会获热评近日,2018全美汽车经销商大会(NADA)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正如在此前北美车展上获得关注一样,传祺此次首发NADA也引起了轰动效应,前后共吸引了包括北美排名靠前的大经销商集团如LITHIA、Lafontaine Auto、Bergstrom、TRICOR在内的众多经销商,以及多个相关行业巨头纷纷慕名而至,先后主动向传祺表达出强烈的合作意愿。多家外媒高度评价传祺“明星般”的亮相,堪称本届NADA最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