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的斯巴鲁凭借着一台VIVO进入中国市场,可惜的是这台“小公主”年销量仅仅1200辆左右,和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奥拓根本没有可比性。斯巴鲁被这么一折腾,也只得在2002年退市。
 
时隔两年之后,心有不甘的斯巴鲁再度卷土重来,可在这时的中国市场已经不再单纯了。斯巴鲁所带来的几款车型也一直不温不热,斯巴鲁也耍起了小脾气,消极的对待中国市场。整整14年过去了,斯巴鲁还在傲娇着。
 
消极的态度,单薄的产品一个外国车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4年过去了只有四款车(除去已经停售的),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我觉得斯巴鲁不是来卖车的,是来装逼的。
 
如果要评选在中国最懒的车企,斯巴鲁绝对能排上前三。斯巴鲁的车型不在少数,除去停产停售的车型还有MPV、中大型SUV、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共计十款——斯巴鲁本身的产品线比较齐全,但就是不引进,说斯巴鲁懒真的是一点洗白白的余地都没有。
 
而引入到中国的产品构成方式却是以“3+1(3 SUV+1 轿车)”,真是难为了以轿车闻名的斯巴鲁。SUV在中国市场当中的热火朝天诱惑得斯巴鲁垂涎三尺,所以在产品投放上,斯巴鲁没有将自己的轿车核心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反而以SUV来打头阵,扬短避长的斯巴鲁让人觉得些许无奈;同时,残缺不全的产品线,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太多的选择余地,如此一来,销量又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落子已输,国产化也不能拯救你
斯巴鲁没能国产化,实际上是被丰田坑得体无完肤的结果。早在04年的时候,丰田接手了因为经济危机而被通用公司所抛弃的斯巴鲁母公司(日本富士重工)股份。按照中国“外资车企最多有两家合资车企(丰田在华有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政策,斯巴鲁也无法进行国产化。
 
不过在今年的两会和博鳌论坛上,放宽汽车行业外资持股限制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如果政策落实下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包容性将会大大提升。对于斯巴鲁来说,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在华落地生根的车企明显更有实力在这场博弈中夺得先机,斯巴鲁没有相关基础,注定要低人一等。
 
破罐子破摔,斯巴鲁大势已去
受限于政策外加被庞大集团绑架,斯巴鲁打算就这么破罐子破摔地走下去——在海外(美国)开疆扩土,在国内偃旗息鼓。在美国,2017年斯巴鲁斩获了14.4万辆的销量,凭此也达到了美国市场日系品牌中前五排名;在中国,2017年全年销量仅为3万辆,不及神车朗逸一个月的销量。
 
相比其他日系品牌在电视、网络上的普天盖地宣传,斯巴鲁在广告上的投入少的可怜,在官网上也只能看见一些零零散散的广告和拉力赛名次——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自嗨”。
 
斯巴鲁也存在着布局不均的问题,以四驱系统闻名的斯巴鲁对于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经销商个数179,东北地区占比:10%)和道路条件恶劣的西部地区(7%)应该更有吸引力,但斯巴鲁却选择在沿海地区(20%)过多的部署。斯巴鲁就是这么把自己玩脱的。
 
结语
同为难兄难弟的铃木,在国内频繁传出“被退市”的谣言;相较于年销3万辆的斯巴鲁,铃木(年销8万辆)简直是舒服太多了。斯巴鲁在中国已经是百病缠身,即使关税下降,其咸鱼翻身的可能性也十分渺茫。那么斯巴鲁做好了和中国说再见的准备吗?
										SUV市场的头“皓”玩家?东风风神皓极到底啥水平眼下,燃油车市场经受着巨大冲击,混动车型成为一块香饽饽,自主品牌纷纷发力,试图从中获得一席之地。东风风神自然不甘落后,一款顶配不到14万元的皓极亮相,燃油+混动双动力可选,尺寸接近中级SUV,配置更是堆到满。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个自称为头“皓”玩家的东风风神皓极,到底是啥水平,能在SUV市场掀起多大波澜。  | 
								
										全新揽境西南荣耀上市,驰骋西南山水间,26.99万元起香吗?全新揽境西南荣耀上市,驰骋西南山水间,26.99万元起香吗?  | 
								
										现代汽车独家冠名综艺《热雪浪》圆满收官,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完美展现环保移动出行性能2月12日,由引领全球氢燃料技术发展的现代汽车独家冠名播出的冰雪竞技户外运动真人秀节目《热雪浪》圆满收官。在上线的18天时间里,这一运动真人秀节目共种草10项冰雪运动,让冰雪魅力破圈传递,热雪浪潮火遍全网,在腾讯端创下了3.5亿播放量,全网播放量超过5亿,同时还收割了全网热搜286个,微博主榜热搜34个,超2000万热搜人气值,全网讨论互动量超4000万,节目话题总曝光超45亿,实现口碑、热度双丰收,点燃全民冰雪运动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