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合资品牌里过得最惨的莫过于东风标致,经过2016年的快速下滑和2017年的暴跌之后,到现在也没有缓过劲来。2017年的前11个月对于东风标致来说更是如噩梦一般,同期仅实现汽车销售22.79万台,同比下降高达24.59%,“销量不振”、“车子卖不动”等词汇几乎成为每一个东风标致人的口头禅。
5月东风标致全系车型销量戴绿帽子
即便是同样与在去年遭遇下滑的现代、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相比,东风标致也依然还处于深渊之中。5月份起亚整体销量为31028辆,环比已经实现21%的增长,而东风标致在整个第一季度仅取得销量41434辆,环比下降51%,其中SUV系列第一季度总销量为15615辆,占比下降到37.69%。
不光是整体销量下滑,东风标致在去年将销量下滑的症结归于SUV产品还不够完善,但自从2017年7月之后,备受期待的SUV全阵容也彻底“扑街”,可以说市场打起标致的脸来,是一点不留情面。
具体来看,作为标致SUV家族主力车型的4008在5月仅有3000多台销量,没有一款产品的销量超过4000辆,边缘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而除了4008以外,其余车型的现状显然更惨,标致308单月销量3393台,标致5008单月销量2688台,多年不改款的标致408也终于卖不动了,5月仅有1781台。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东风标致的“疾”也是久积才成,让我们看看东风标致最有标志性的“三宗罪”。
产品更新慢。
4008和5008可以说是东风标致最新的产品了,但之所以这两台能快马加鞭上市自然是因为从2016年开始的销量下滑,既然“生病了”,选择吃SUV这味药肯定要快才行。
除所谓的SUV布局完成以外,东风标致408、508、308s、2008以及301等多款轿车和SUV车型都已经多年没有进行换代,期间仅通过一些年度小改款来蹭热度,再加上在408、308年度改款车上多次出现的新车减配事件,用户对东风标致再也提不起兴趣。
不倾听用户声音。
当然,产品更新慢,用户也可以接受,只要你产品足够好就行,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也行,毕竟咱们中国是个很有包容性的国家。但可惜的是,东风标致也未能做到这一点。
万年不变的扭力梁、逆时针转速表、定速续航按键在中央扶手和档把之间、老款标致3008的启停按钮被设计在方向盘左侧,这些都是被中国网友们玩坏了段子,实际显示的则是这家法国老店似乎并不在乎中国人的习惯和需求,再加上你产品好老旧,任凭再有礼仪修养的中国人也不会再看你一眼。
编辑曾参加过东风标致的媒体活动,在新款308上市之初的试驾会上,厂家领导居然一直在介绍东风标致位于北京的最大的4S店,excuse me?卖车还是试驾?这或许就是东风标致词不达意的直观呈现。
性价比不高。
当然,你产品更新慢、不懂中国人对于小部分人来说也可以接受,只要你是汽车就行,前提是你要足够便宜,合资车最好能卖到自主的价格,这样还是会有人买的。
可惜,标致依然没有放下身子做这一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18款翼虎EcoBoost 180两驱/四驱豪翼型增加了感应式后备厢尾门、HID氙气前大灯+自动清洗装置(带随动转向),与此同时官方指导价要比标致4008低出1.5—2.6万元,福特在中国好歹也是百万级合资企业,然而东风标致还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边缘化的合资品牌里,做的比较好的是东风悦达起亚、北京现代等,它们甚至自己在中国不受待见,那就以价换市也能活个自在,以紧凑级轿车为例,起亚K3和现代领动,与宝来、卡罗拉同配置车型相比,价格有2万左右的优惠,这就是消费者喜欢的性价比。
写在最后:
神龙汽车在2014年巅峰期也仅有70万辆销量,换句话说,两大品牌尤其是东风标致的合资之路走得是并不顺畅,但它“久病也未能成良医”,糟糕的产品价值和滞后的市场节奏,都最终造成了今日的尴尬局面。用不思进取来形容或许还并不贴切,这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在企业层面也很难消除,在这方面,骄傲的高卢雄鸡真应该跟隔壁的德意志人学学。
对标比亚迪宋PLUS DM-i,哈弗H6 HEV真的行吗?面对比亚迪宋PLUS DM-i的轮番冲击,哈弗H6显得有些乏力,最近几个月的SUV市场销量排行中,哈弗H6被比亚迪宋PLUS压着打。真的是哈弗H6不香了吗?不完全是,当前由于国际原油形势动荡,燃油SUV市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消费者不敢贸然对动辄10个油的SUV车型下手,再加上新能源市场的崛起,以比亚迪宋PLUS DM-i为代表的车型冲击了燃油车生存的根基。此消彼长之间,哈弗H6跌下神坛。 |
游记:一场与抚仙湖迟来的邂逅之旅与朋友说去抚仙湖游玩,他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在他们眼中,抚仙湖是那么的动人和神秘,仿佛真的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实早在两年前本就有机会去的,因为一路向南去了西双版纳,所以与她擦肩而过。这次专门安排两天行程来一场彻底的邂逅。 |
奔驰都束手无策的腾势却被比亚迪救活,腾势D9靠什么月销上万辆?早在被誉为新势力品牌“元年”的2015年以前,腾势品牌就已经成立,其背后更是有奔驰和比亚迪两大汽车巨头加持,可以说是既不缺钱也不缺技术,但在腾势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含着金钥匙诞生的腾势汽车始终都未能在国内汽车市场有任何建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