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先看看理想汽车CEO李想3月2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言论,大致意思是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会慢慢吞噬掉燃油车的市场份额,首当其冲的是二线品牌,然后再慢慢向一线品牌扩张,直到2025年,新能源的乘用车占比会达到70%以上(第四季度)。

针对于这个言论,你们怎么看?在此车轱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车轱辘认为李想有点太过于“理想主义”了。首先,我们必须要正视新能源汽车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1. 电池问题
面对于高温和低温,现在的汽车锂电池发挥得并不稳定,即便有各大车企的黑科技进行扶持,但那毕竟只是外界因素,治标不治本。

其次是电池回收问题,就目前来看,据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来看,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将超80家。

80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310万辆的情况,显得有点太过于“小气”了,况且目前仍然处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疯涨”的阶段,对于电池回收以及闭环利用,显然还得加强力度才行,不然这将有悖新能源汽车的初衷,那么这些现实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2. 充电问题
目前各地的充电桩布局并不完善,有些地方甚至因无人维护,成了一个摆设,对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充电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有去年节假日出行充电排队等窘状,车轱辘依然历历在目。

其次是充电时长,即便快充的时间提升到了30分钟以内,但是相较于油车的几分钟而言,它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3. 牌照问题
乘联会目前已经提交了蓝绿牌合并的建议,预计在未来两年将会正式实行,也就是说新能源绿牌将会丧失原先的牌照优势,估计到时候免购置税的政策也会被摘除,毕竟此前海南省就已经在研究如何让新能源汽车乖乖交上养路费了。
如此一来,李想的结论面前就摆着三座大山,要想全都推翻,2025年恐怕是不能实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BBA纷纷退出价格战,“降量保价”才能促进市场良性竞争?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进入到2024年后,车市价格战不仅没能得到缓解,反倒有加剧的态势,甚至连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也不得不卷入价格战来换销量,打折幅度堪比凯迪拉克、沃尔沃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  | 
								
										品质服务 奋进前行 汉腾汽车新春发车喜迎2018开门红(2018年2月22日,上饶)今日,汉腾汽车2018年新春发车仪式在汉腾汽车工厂盛大举行,一辆辆汉腾汽车发往市场,2018年汉腾汽车品质服务年的大幕正式拉开。 汉腾汽车加速前行,造国人喜爱的好车,进一步完善经销商网络布局,将品牌使命落地到点滴服务中,为消费者提供更有品质的服务体验。  | 
								
										国六b通过,全新一代陆巡即将开售,170万元智商税该不该交?丰田作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集团,除了在传统汽车市场表现绝佳外,在细分市场同样有着超高的建树,就比如硬派越野市场。在这一市场最经典的车型莫过于兰德酷路泽了,当然,它在国内还有另一个名字——陆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