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几年,中国汽车品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崛起,甚至比亚迪在销量上还持续蝉联销冠,即便是以往中国汽车品牌所不擅长的轿车市场,现在也能拔得头筹。不过,在中国汽车品牌全面崛起的同时,合资车企也在寻求突破,毕竟谁也不想放弃中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
可以明显的发现,近两年上市的合资车中,无一例外在配置上都迎来了重大升级,打破了外界对合资车高价低配的固有印象。那么,在合资车不断增配的大环境下,中国汽车品牌还能否顶住压力呢?
配置差距已不明显,合资车将迎来反攻?
都知道,以前的合资车入门级车型在配置上几乎都跟“毛坯房”没有区别,想要有更丰富的配置和更好的体验,就必须入手中高配车型,但价格也就不那么实惠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还是前些年中国汽车品牌竞争力不足所致。
受技术差距影响,以前的中国汽车品牌想要与合资车竞争,就必须在用料和配置上给出足够的诚意来打动消费者,这也就是为何中国汽车品牌利润率远低于合资车的原因。可中国汽车品牌即便是给出了“精装修”,但仍无法撼动合资车的地位,更多消费者还是更认可合资车。
但现在,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崛起,在核心技术上与合资车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毫不客气地讲,现在的头部中国汽车品牌与合资车的唯一差距就只剩下燃油经济性,不仅在品质上不输合资车,在性能和体验上还比合资车更出色。为此,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才在不断提升,甚至反超合资车。
随着国产车市占率的不断提升,为了应对挑战,近两年来合资车也在寻求改变,最直观的改变就是对配置的提升。以刚刚上市的新卡罗拉为例,该车全系都标配了L2级自动驾驶辅助,且在价格上不仅没有涨价,反倒还进行了一定的下调,这一点连同级别的国产车都无法做到,充分展现了丰田的诚意。
面对同价位国产车的竞争,新卡罗拉所展现出的产品力甚至更强。况且,新卡罗拉只是一众合资车近年来增配降价的冰山一角,如果是放在以前,以丰田的一贯作风,定不会将L2级自动驾驶辅助标配在卡罗拉这样的A级轿车上,这也充分证明了丰田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挑战,丰田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合资车企了。
看得见的地方做加法,看不见的地方做减法
面对合资车气势汹汹的反攻,中国汽车品牌难道真就没有招架之力吗?显然不是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崛起,靠的肯定不仅仅是配置,合资车想要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单靠增配显然不能实现。
如果硬要说中国汽车品牌的优势在哪,车轱辘看来还是价格和体验,尽管合资车在价格上已经不断下探,但相比同级别的国产车,依旧要高出不少。而且在用料上,合资车给人的直观感受仍旧是充满廉价感,这对追求利润率的合资品牌而言,显然是不会在用料上退步的。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合资车往往在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做加法,在看不见的地方做减法。从表面上看,合资车不断增配的做法牺牲了一定的利润率,但实际上,合资车的利润率并未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做了减法。
就以福特锐界L为例,表面上看,福特锐界L在尺寸、设计、配置上都有了全面提升,甚至还达到了越级的产品力,实属真香。可实际上,锐界L完全是一款降维产品,整车是基于福特C2平台打造而来,而老款锐界则是基于福特CD4平台打造。
两种平台的区别在于,C2平台主要是生产福克斯、翼虎这样的紧凑型轿车或SUV,而CD4平台才是生产中大型车的专用平台,曾经的锐界和金牛座就是采用的CD4平台打造,诞生于该平台的车辆底盘都是铝合金材质打造。
福特锐界L的“小聪明”,也正是大多数合资车的一贯做法。再比如说雷凌,2022款雷凌的1.5L车型底盘采用的是E型多连杆独立悬架,但在2023款车型上,悬架则被换成了成本更低的扭力梁悬架,消费者能够看到的只是2023款雷凌在配置上提升了不少,很少有人去关注2023款雷凌1.5L车型悬架被换了。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合资车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汽车品牌的压力,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现在很多合资车配置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合资车偷偷减配的做法还是令人比较反感的,如果合资车还不能在燃油车市场拿出足够诚意,难道还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牟利吗?以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环境来看,合资车“躺赢”的历史早就不复存在。
要想不限行、省油和保值,插电混动车型到底能不能买?伴随油价上涨,越来越多网友和亲戚朋友找车轱辘编辑咨询买什么车的事情,其中有咨询买电动汽车的,也有人咨询买混动车型的,咨询买电动汽车的人几乎家里有一辆燃油车,只是在市区买辆电动汽车代步;咨询买插混车型的人,主要还是担心电动汽车续航,偶尔闲暇自驾出游不敢跑太远,特别是乡下充电很不方便。今天,车轱辘编辑就和大家聊聊插电混动到底值不值得买? |
17.98万就能买800V平台?比亚迪这个荣耀版车型真的被低估了3月25日,比亚迪海豹荣耀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格为17.98万元-24.98万元。作为比亚迪e平台 3.0技术的集大成之作,海豹荣耀版以更具诚意的售价,进一步强化了产品价值,成为纯电中级细分市场的标杆级车型,彰显比亚迪全面践行“电比油低”、推动新能源车迭代合资燃油车的决心。 |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如何评价天津平行进口车商的“豪车”?豪车加价,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这年头,不加价的豪车,似乎都不敢称之为豪车。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地方,天津港。最近,编辑从相关渠道获悉了部分平行进口车的行情,车型价格倒是次要的,毕竟多数人也买不起,更重要的是,比起4S店的小把戏,天津港车商才是真正的人狠话不多,加价狠,套路多,怪不得这年头大家宁可去4S店提豪车,也很少光顾天津港平行进口车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