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他汽车品牌相比较的话,“英菲尼迪”真的算得上是一个段子手!搞营销的功力深不可测,而且善于捕风捉影,对于热点的关注程度要远超其他汽车品牌。比如在“爸爸去哪儿”这种娱乐节目中很好地引人瞩目,在“速度与激情8”中和兰博基尼同场竞技……让人不解的是,英菲尼迪的营销力度却和销量成反比趋势。
销量不够营销来凑
出色的营销并不能成为英菲尼迪销量上的遮羞布。英菲尼迪实际对自身的期望还是很高,也定下了年销量10万辆的销量目标;无奈实际只有4.8万辆的销量,把自己的耳光打得响亮。其中Q50L车型2017年销量为2.06万辆,它对于英菲尼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好景不长,Q50L在12月份之后销量就呈现出暴跌的情况,2018年1月销量只有可怜的8辆,二月份也只有1600辆。
新款Q50L也将孤注一掷
实际上老款的Q50L已是英雄迟暮,英菲尼迪也发现老款命不久矣,在近日也顺水推舟上市了2018款Q50L。在三月份选择上市新款车型,不由得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在这个时机发售会有大量的优惠,提高了Q50L本身的性价比,对后期的销量起到了厚积薄发的作用。不过弊端也很明显,3月份是车市的淡季,如果在此期间没有起色,对后期销量影响颇深。看样子,Q50L有些孤注一掷的意思。
产品单一,生产缓慢
“落后就要挨打”放在英菲尼迪身上,毫无违和感。英菲尼迪在2014年进入国产化的阶段,但四年来所推出的产品屈指可数,东风英菲尼迪仅靠Q50和Q50L这两款车型冲击销量无异于痴人说梦——生产进展缓慢、产品线过于单调的英菲尼迪在国内根本迈不开步子。
同时,英菲尼迪在SUV大热的时候,仍然不肯下放身段,推出国产化SUV,反而一意孤行选择国产Q50一脉。自此错失了提高知名度和深化品牌形象的最佳良机,最后“销量不够,营销来凑”,这也诠释了英菲尼迪在营销上的不遗余力。
丑闻傍身,安全问题频发
英菲尼迪的营销或许做的不是那么深入人心,但是胜在面积覆盖范围广。本以为英菲尼迪的前途光明,谁料却被猪队友高田的安全气囊给狠狠的坑了一把——高大上的“车设”轰然崩塌,接踵而来的却是安全上的丑闻。
单单是被“杀人气囊”拖下水还不够,英菲尼迪此前还被曝光出乘客分类系统控制单元内的程序问题(驾乘人员误判,副驾安全气囊打不开),由此召回涉事Q50/L、QX50/60四款车型共计5.7万余辆。这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操作无疑让东风英菲尼迪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公关和营销都无济于事,更让其销量雪上加霜。
退网下线,消费者何去何从?
如果英菲尼迪能把一半的营销资金投放到经销商身上,它的销量也不会止步不前。因为英菲尼迪的车子是卖一台亏一台,而承担这些亏损并非由主机厂承担,经销商也跟着趟浑水。英菲尼迪家大业大,“赔本赚吆喝”这种事儿,根本不值一提。经销商却是哑巴吃黄连,选择退网下线也是合情合理。但最终连累的却是消费者,本来的应享受到的权益却成为了一张废纸;即便想购车的消费者也无从下手——着实让消费者心寒。
英菲尼迪的大部分销量还是来源于进口车型,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的许多零部件并不通用,这也导致了后期用车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经销商退网,原来承诺的质保和保养相关项目也不复存在,无疑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英菲尼迪,你凭什么让消费者不拒绝你?
写在最后
缺少竞争性的产品是最核心的问题,迫切需要新产品的导入解决燃眉之急;再加上经销商和厂家的矛盾愈演愈烈,英菲尼迪的前景尽是迷茫。多重因素的影响下,Q50L的出现也并不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英菲尼迪,自求多福吧。
名爵6插电混动配置曝光:高性能还有“绿芯”加持直逼宝马3快人一步,才是年轻,而即将在4月中旬正式面世的名爵6插电混动,就将为年轻专属的“快体验”,带来全新感觉。 |
4.89万元起就能拿下的长安Lumin,正式开启国民出行精品划时代6月10日,令人期待已久的长安Lumin终于上市,此次发布会共推出155km清甜款、210km香甜款、301km蜜甜款三个续航配置版本,其价格分别为4.89万、5.39万、6.39万,相关政策也同步出台。仅需520元下订,即可享受“无压购车宠爱礼”、“舒享宠爱礼”、以及“无忧用车宠爱礼”。用户可通过长安汽车各大官方平台、APP、小程序下订,亦可前往长安Lumin各授权经销商下订,随着长安Lumin正式上市,广大用户的出行生活或将迎来全面焕新。 |
豹3官方谍照发布,定价或超20万,能开创纯电越野车新市场?在很多人看来,硬派SUV市场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如果不是越野迷谁又会放弃更舒适的城市SUV而选择硬派越野车呢?但坦克300的横空出世彻底打破了外界对硬派SUV是小众市场的刻板印象,曾经之所以让外界认为硬派SUV是小众市场,根本原因还是Jeep牧马人定价太高,让绝大多数人难以承受。 |